【記者陳沛冰報道】03年沙士後市民提高防感染意識,戴口罩是主要防線,單是醫院管理局去年已購入約3,000萬個口罩。有本港公司成功研發可殺死所有病毒及細菌的口罩,令佩戴者不會接觸口罩表面致病源而染病,是首個獲美國食物及藥物管理局認可的同類口罩。
病毒五分鐘內死亡
該口罩名為Biomask,由總部及實驗室均設於本港的Filligent公司研發。Filligent技術總監NealStewart表示,一般外科手術口罩只能阻隔致病源,避免吸入人體,但活生生的致病源會長時間依附在口罩表面,當人觸摸口罩再摸眼,或脫下口罩時致病源在面前飄揚,便有機會受感染。致病源也可能溜進口罩第二層,繼續繁殖,增加感染機會。
Filligent花了數年時間研發的Biomask有四層,較一般外科手術口罩的三層多一層。Biomask沿用外科手術口罩的人造纖維物料,但於第一層加入吸水層,當飛沫到達口罩,只需5秒便能吸走飛沫;因第一層同時加入特別化學物質,令口罩的酸性非常高,令所有流感病毒如禽流感、豬流感及沙士病毒在沒有飛沫保護下,於5分鐘死亡。口罩第二層注入了銅及鋅離子,可改變任何細菌及病毒的分子結構,如可引致猩紅熱的甲型鏈球菌及呼吸道合胞體病毒等,令致病源死亡。口罩其他層亦可殺死孢子如炭疽孢子,及阻隔99%的粒子。
NealStewart表示,研發時進行無數次實驗,將不同病毒或細菌放入裝有一小塊Biomask的瓶內,再進行一至兩日培植,證實99.99%的細菌及病毒死亡,是全球首個獲美國食物及藥物管理局認可,可殺死所有細菌及病毒的口罩。但他承認無法進行臨床實驗。現時本港有逾50間診所及10間教育機構使用Biomask,未來數月會有公私營醫院使用。
勞永樂稱需待實踐
傳染病專科醫生勞永樂表示,有關實驗只在實驗室進行,而非臨床實驗,「要睇實際喺醫院或者高危地方,係唔係真係可以防感染」。即使口罩能殺死致病源,亦要視乎佩戴口罩後是否「滴水不入」,「好多人戴口罩後,鼻翼或者面頰兩邊有空位,令細菌會飄入去,呢個反而最緊要」。
他提醒戴口罩後不要觸摸口罩,要輕力脫下口罩,防止致病源飄揚及吸入,也不要將口罩放在袋中取出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