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登山:香港「中醫才子」陳存仁 - 蔡登山

蔡登山:香港「中醫才子」陳存仁 - 蔡登山

幾年前,北京的廣西師大出版社出版了名中醫陳存仁的著作,包括:《銀元時代生活史》、《抗戰時代生活史》、《閱世品人錄:名中醫舊上海見聞錄(章太炎家書及其他)》等一系列作品。這時人們才驚見陳存仁除了是位著名的中醫外,在文史方面更具有廣博的知識與見聞,可說是少見的傳奇性人物。尤其是《抗戰時代生活史》寫淪陷區的上海,有他親身的見聞,是珍貴的史料。難怪作家阿城說:「寫老上海的書,這一本最好!」資深出版人沈昌文也說:「這樣的書,讓我這個當年上海的『小癟三』大開眼界!」。陳存仁再度聲名鵲起,但這次不是因他的妙手回春,而是因他的妙筆生花!

陳存仁(1908-1990),名保康,一名承沅。原籍浙江平湖人,出生在上海一個破落的商人家庭,父親是開綢布店的。還在陳存仁剛剛懂事的時候,父親就因破產和多病辭世。1923年陳存仁入上海中醫專門學校,從此開始了他的醫學生涯。由於早年生活困難,在學校裏陳存仁不得不經常擠出時間來,寫些短文,用「存仁」或「綠豆」作筆名,寄投當時《申報》的副刊「常識」和小報《晶報》、《金鋼鑽》、《福爾摩斯》等,以獲取一些稿酬,補貼生活之需。這時也在小報上寫文章後來和陳存仁結為好友的秦瘦鷗說:「可我們在性格上畢竟還有差別;他沉着穩重,克制力很強;我則大膽好奇,喜愛熱鬧,常和另外幾個遊伴,如姚克、鄂森等去餐館或舞廳吃喝玩樂,甚至跟着人家闖進賭場或妓院去,嘗試墮落的滋味。一開始陳存仁就不願同行,……直至後來我比較懂事了,一經追想,才不由不對陳存仁的富於定力、不隨波逐流,感到是一種可貴的品質,乃至在十幾年後使他功成業就,從無數的同行中脫穎而出。」
1927年,陳存仁以優異的成績從上海中醫專門學校畢業。此後,他在丁仲英診寓助診了一段時間。一年後,他開始獨立掛牌行醫,並很快就「生意興隆,門庭若市」。1928年夏,陳存仁自己出資創辦一份《康健報》,發行量達到一萬多份。由於《康健報》的推波助瀾,使得陳存仁在極短的時間內便扶搖直上,儼然成為名醫了。秦瘦鷗說:「人們對於醫生的選擇,除了熟悉不熟悉、名氣大不大這兩點外,還有就是醫生的年齡,總以為越老越有經驗,治病越有把握。……於是他就在衣着上用功夫,成年都穿長袍馬褂,而且只用深顏色的料子;頭上戴一頂瓜皮帽,鼻架一副老式的平光鏡。這樣他在病家面前,至少可以充上個中年人了。由此也造成過一件笑話。二年後他結婚時,他夫人王女士(王定芬)的親友走進禮堂,看到了新郎,都向年輕貌美的王女士低聲責怪:『你怎麼嫁了個老頭子?』王女士自己心中明白,笑得幾乎透不過氣來。」

1949年,陳存仁倉促離開上海,到香港時,全家身上只有900港幣,連租個房子都租不起,幸虧一位親戚把房子無償借給他住,他只能掛一個小牌子,寫着陳存仁診所。到1952年,他已在九龍鬧市中心彌敦道的平安大戲院樓上設下了一間診所,又在香港銅鑼灣怡和街借到了一套公寓,半作門診室,半作一家人的居處。完全是一副南國名醫的派頭。他行醫之餘仍勤奮寫作。六○年代,在香港銷路最大的《星島晚報》上開闢了一個專欄「津津有味譚」,每日一篇,專門談吃的學問及飲食療法,一寫二十年,從未間斷。陳氏不收一文稿酬,他希冀的是一種廣告效應,因此來到香港不久,診務便打開了局面。秦瘦鷗說:「他的易地再戰,自能很快取得成功,主要還在他的重視宣傳,既寫文章,又登廣告,給自己造成聲勢。同時又一眼看透,必須先把佔絕大多數的廣東人爭取過來,自己才能立足,單那些從大陸來的上海人是決難維持的。因此他選用了兩位粵籍少女作他的助手,一位擔任掛號和接待,一位水平較高、稍懂滬語的充當翻譯,並為他抄寫藥方。這就解決了語言不通的困難。」

1971年6月,陳存仁的回憶錄《銀元時代生活史》連載於沈葦窗的《大人》雜誌第十四期直至第三十一期(1972年11月15日)止。緊接着第二部《抗戰時代生活史》連載於《大人》雜誌第三十五期(1973年3月15日)至《大成》雜誌第九期(1974年8月1日)止。這兩本書是陳存仁把自己的經歷與觀察所得凝聚而成的生活札記,學者雷頤稱是「對社會『望、聞、問、切』,將鮮為人知的深層世態披露出來。」是極具史料價值的著作。
此外《紅樓夢人物醫事考》是他與香港紅學名家宋淇合寫的一本書,替《紅樓夢》書中的人物看病,紅學與中醫的兩位專家攜手合作,別開生面的論斷,豐富了我們的視野。《被閹割的文明:閒話中國古代纏足與宮刑》,以大量舊藏資料,考證了男性宮刑、女性纏足這兩項人類發展史上的怪胎與獨流的起源和演變歷史。《業外雜譚錄:袁枚食色及其他》,以「食色,性也」的角度,對袁枚、徐福、光緒皇帝這三位歷史人物進行了細膩而生動的研究,展示了中國古人的生活趣味。《被誤讀的遠行:鄭和下西洋與馬哥孛羅來華考》寫鄭和七次下西洋的路線,作者根據史料還親自做了實地的考察;而對馬哥孛羅來華的考證,更是旁徵博引,完全是一副歷史學者的研究面目。《閱世品人錄:名中醫舊上海見聞錄(章太炎家書及其他)》,講述了作者與章太炎、胡適、杜月笙、秦瘦鷗、董浩雲等名人交往的舊事,因都是作者親身的聞見,娓娓道來,生動有趣。
1985年,陳存仁宣告隱退,並移居美國加州洛杉磯安度晚年。1990年9月9日,他因腦溢血逝世,終年82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