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醫生成功完成十二個月的實習之後,可獲醫學院推薦,成為註冊全科醫生。他們大多數選擇繼續接受專科訓練,成為專科醫生。香港醫學專科學院是本港的法定機構,負責監察和考核醫學專科培訓,訓練期一般是六年,首三年是基礎訓練,考中期試,再有三年的高級專科培訓和終極考核。完成後便可申請成為專科醫生。
當年自己選擇留在瑪麗醫院港大內科部受訓。首三年的基礎訓練非常充實,每三個月轉一次崗位,包括各主要內科專科,如心臟、胸肺、血液、內分泌、腸胃等。每個專科有教授級的醫生督導,每天的工作時間比當實習醫生時更長,責任更大,學習機會更多。在深切治療部的三個月尤其重要,照顧各類重症的經驗成為將來工作的重要基石。
當時香港醫學專科學院尚未成立,所有醫生需往英國考專科試。山長水遠,人生路不熟,恍如古時赴京考科舉,破釜沉舟,不容有失。心理壓力之大,可想而知。
英國所有專科試皆有臨床部份,用真實病人考試,考生需與病人直接溝通。我不幸遇上有強烈蘇格蘭口音的病人,倍添難度。除此之外,亦需留意一些在香港華人社會較罕見的病例,以免措手不及。香港醫生一般在試前都作了充份準備,當年各專科的及格率是全球之冠,水準甚高。
香港醫學專科學院十八年前成立,現在所有的專科試皆在本港舉行。考生毋須舟車勞頓,長途跋涉,赴海外應考。為保持國際水準,大部份考試與英澳的專科學院合作,定下統一標準。考一個試,便可獲本港和海外兩張文憑。香港醫生往英國考專科試,已成歷史。
養和醫院副院長 梁憲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