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大陸興起「國學熱」。許多大學開設「國學課」,有的成立「國學研究中心」。所謂「國學」,都以「儒學」為主體。
「儒學現代化」已經成為一門探索中的學問。
「儒學現代化」的原則應當包含:
1.除去封建性、建立現代性。例如「君為臣綱」要改為「官為民僕」。
2.除去保守性、建立創造性。例如「述而不作」要改為「述而又作」。
3.除去玄虛性、建立實用性。例如「天人合一、內聖外王」,口號陳腐,不宜沿用。
古人不懂甚麼是天,不妨把天和人配對。今人對天至少有了初步的科學理解,天和人配不成對了。印度有一個五歲的小詩人,他的詩集叫做《讓我摸摸天》,他會歡迎把天和人排排坐。舊瓶可以裝新酒,可是如果舊瓶上貼着使人惡心的廣告,就不會有人來嘗這美味。「帝王思想」已經成為罵人話,誰還願意自己稱王?自稱「聖人」,別人也要嗤之以鼻!難於為現代青年所理解的口號,難於在現代社會發生積極作用。
儒學內容要逐項研究,分為三部份:
1.對現代有教育意義的,從之。如「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2.原理對、具體不對,改之。如「天下無不是之父母」要改為「天下有不是之父母」,父母有錯,好言勸說。
3.不合現代要求的,棄之。如「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
漢代以來,儒家大都鑽研章句訓詁之學,給五經和孔孟做注解,很少有實質性的發展和創新。但是,儒學有許多至理名言,有普遍和久遠的價值。今後應當發揮「孔子聖之時者也」的精神,使過去為封建服務的「封建儒學」變成為「後」封建服務的「現代儒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