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嘉閣創立30周年,自01年被收購後這十年間,樓市幾經升跌,包括沙士、金融海嘯、近期政府多番出招為樓市降溫及歐債危機等,利嘉閣地產總裁廖偉強坦言,公司近十年發展絕非一帆風順,至今發展至超過200間分行,躋身三大行之中,除了在規模及品牌方面加強競爭外,還會更注重人才,投放更多資源作培訓,他深信「寧願做少一宗生意,也不要得罪一台客」,繼續以專業、誠信的宗旨為客戶服務。
規模競爭 多次搶先出招
香港的地產代理行業自87年起蓬勃發展,利嘉閣地產總裁廖偉強也是在87年進入地產界,到02年正式上任利嘉閣掌管營業部,至今約9年,看盡利嘉閣之變遷及順逆。期間要整治公司營運的弊病、架構及員工的磨合等。廖偉強先後於沙士、05樓市低迷及金融海嘯等大變動中,收縮公司的規模,以減低營運成本,而且多次成為同行起動之先,迅速重整旗鼓,收復失地。廖偉強指出:「我們在沙士時未有虧損,反而錄得微利;又於09年初,樓市剛回氣,同行還在靜觀市場變化之時,我和一眾管理層就搶先以與市場兩大競爭對手『三國鼎立』為目標,積極開設分行及增聘人手,結果成功食盡過去近兩年多的樓市升浪,至今分行超過200間,人手逾3,000人,遠超原來180間的目標。」此外,廖偉強估計,集團今年度生意額有可能突破去年之12億元,足見利嘉閣趁逆市機遇,成功搶先發展,提升規模實力。
無懼市場挑戰
面對近年政府多番出招,如收緊按揭成數及徵收額外印花稅等措施,均令成交受壓萎縮,加上近月股市連番波動,相信8月份是同行較難捱的時候,但利嘉閣的市場佔有率已今非昔比,相信即使虧損仍屬輕微。
重視品牌 形象要「夠」專業
廖偉強直言十分注重公司盈利,但卻絕不輕視公司集團品牌及人才培訓,「現時利嘉閣之規模已貼近其餘兩大行,近年我為公司樹立專業權威形象,讓市場廣為認知,我們更一連推出兩次大型宣傳計劃,當中包括兩輯電視廣告,希望將利嘉閣這個「名牌代理」進一步打入各個階層。值得一提,第一輯「家的感覺」更奪得「TVB最受歡迎電視廣告大獎─榮譽大獎」。我們亦大膽嘗試,首創行內獨有名為「HOMEfeel」的公司刊物,自製多一條宣傳渠道,旨在提高知名度,強化品牌效益。」此外,又開發電子平台的應用程式,如智能手機apps「搵盤易」、「利嘉閣按揭易」等,讓客人隨時隨地都可以獲得各區樓盤、最新按揭計劃及生活消閒等資訊,務求透過不同傳播媒介拓展業務,貫徹「與時並進」的宗旨。
利嘉閣除了打造專業形象,內部先後成立了「利嘉閣藍色力量慈善會」和「利嘉閣慈善基金」等,並透過各種慈善公益活動,回饋社會,如每年舉辦的慈善電影欣賞會、探訪長者及天災地區籌款賑災等,以履行企業社會責任。
投放更多資源 以人才致勝
成功打造品牌,自然需要更多的人才刷亮招牌。廖偉強指出,明年集團將會投放更多資源去培訓員工,深信「寧願做少一宗生意,也不要得罪一台客」的道理,為同事注入「學習能力」的時間不能省。除了定期安排各類型培訓,又會對同事進行專業操守及文化等教育導向,更會積極網羅人才,招攬有質素的同業。
第四季樓市:有機會反升
面對第4季樓市,廖偉強認為「一定好過第3季」,而且有機會反彈回升。過去兩個月樓市淡靜,但事實上樓價未如市場估計般差,下調僅約5%,預料未來有新盤推售或未來施政報告再無辣招等利好因素帶動,加上通脹率高至7.9%,在連鎖因素刺激的情況下,已累積約半年的購買力隨時一觸即發,氣氛會明顯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