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教育局表示,明年入讀小一人數比今年多約4,000人,即大增一成,爭讀名校席位將更激烈。因應去年審計報告對直資學校的批評,教育局今年強制所有直資小學在新出版的《小學概覽2011》公佈學費減免機制。
小一入學申請表將於下周一起經幼稚園派給家長,家長如參加小一自行派位,可於本月26至30日將報名表交到任何一間官津小學;報讀直資及私立小學則不受限制。
小一人數已見回升,明年入讀小一的學童主要在06年出生,教育局估計將有約4.6萬人,較今年4.2萬人多出一成。本學年只有兩所小學小一收生不足16人,而不獲資助開辦小一,是小學殺校潮以來最少的1年。
資助小學校長會主席梁兆棠認為,若家長仍集中選報個別名校,競逐明年小一學位將更激烈。他相信增加的學童部份是居於深圳的跨境學生,過往小部份已踩入市區爭奪名校學位。
另外,由教育局家庭與學校合作事宜委員會出版的《小學概覽2011》昨日面世,當中顯示有48間學校本學年只有一班小一,屬於殺校高危學校。
須公佈直資學費減免
各校在概覽中列出學校特色,面對「港孩」問題,約10間小學特別提及設有自理及抗逆課程,如聖公會柴灣聖米迦勒小學。該校校長呂秀鳳表示,小一及小二學生情況較明顯,如不懂自己進食和綁鞋帶,「食意粉最論盡,搞到校服污糟晒。」校方通常會建議家長,讓子女在家自行執拾被舖、文具和玩具,訓練自理能力。
去年審計署報告揭示部份直資學校未有遵從指引,在學校網頁刊登學費減免機制,網上版概覽今年首次列出21間直資小學的基本減免機制,其中中西區的聖保羅書院小學等學校,列明入讀的領取綜援學生,學費全免。但印刷版沒有學費減免機制欄目,教育局發言人解釋,由於局方在7月初才公佈學校需在概覽內列出有關資料,未能趕及在本套印刷版刊載,故只有網上版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