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阪街頭,用單車代步的人相當多,地鐵站口、新幹線出站口、巴士站口、大型商場後門外、橫街小巷……到處可見單車停泊處,泊滿了密集的單車。名店門外的行人路上,豎着「不准泊車」的牌子,被禁泊的,當然是單車。
踩得單車多,車技當然不容小覷,大阪到處可見單車高人。有一隻手握單車柄,一隻手把玩iPhone的年輕人;有穿短裙、踏鬆糕底涼鞋的美女;有並駕齊驅,邊前行邊聊天的銀髮夫婦;也有在車前或車後載人的。大阪人在車後載人的方式很奇怪,被載者不是坐在後座,而是雙腿分開,騎站在後座,兩腳分別踩在車轆中間的軸承架上(是這個叫法嗎?若叫法出錯,請指正)。多是潮人一族,有男有女。我更佩服被載者的技藝和膽識,像玩雜技。
用單車代步的人多了,不但城巿的空氣變得清新,而且更能改變一個城巿的氣質。駕駛私家車跟踩單車是很不一樣的體驗,駕車讓人變得焦慮、浮躁,因為必須在短時間內作出選擇路線的決定,車行的速度和尾隨的車輛不容司機有任何遲疑。腳踏單車,卻能優游地邊賞景、邊選擇、邊決定,即使作出錯誤選擇,也容許下車改變。駕駛卻不能,選錯了路線,仍得硬着頭皮繼續前行。踩單車讓人清明,駕駛卻容易令人剛愎。所以,一個城巿,單車多了,風情便無處不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