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皇重建 破壞淺水灣景觀

英皇重建 破壞淺水灣景觀

【記者蔡建豪報道】英皇集團8年前決定在淺水灣重建麗都商場為綜合購物大樓,但英皇「霸王」,重建大兩倍半面積,原來圖則未獲地政總署批准,致空置至今。地政總署已向英皇提出補地價條款,目前雙方正就細節磋商。今日旅遊配套欠奉的淺水灣,難望於短時間內回復昔日光芒。
昔日淺水灣畔麗都商場,設有快餐店等設施,不乏沙灘遊客光顧。擁有業權的英皇集團於03年決定重建商場,發展一個綜合購物大樓「ThePulse」,樓面面積由4萬平方呎大幅增加至14萬平方呎,恍如一個長方體橫卧半個淺水灣畔。不過,商場落成後一直未見開放,令該區居民及遊客莫名其妙。
地政總署證實,英皇在該地段興建ThePulse的建築圖則並未得到該署批准,違反批租條件,其間更無視政府發出的多次警告,堅持興建ThePulse。英皇曾就這項目向法庭提出訴訟,但原訟法庭於09年駁回申索,英皇其後向法庭呈交上訴通知書,至今未編定上訴的聆訊日期。

英皇願補地價換入伙紙

在等候上訴同時,英皇根據租契向地政總署申請同意書,願意土地補價換取屋宇署批出入伙紙。地署早前已向英皇提出一份具約束力的基本條款建議書,列明需補回的地價金額。不過,英皇卻認為金額過高,在官司及補地價拉鋸下,ThePulse一直空置。
公民黨外務副主席黎廣德指出,收到南區居民投訴,質疑為何ThePulse遲遲未招租開業,期望商場提供購物及食肆設施,讓居民及遊客享用。該黨已去信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建議先成立一個信託基金管理商場,所有租金收益撥入基金,在補地價問題未有定案前,雙方不得動用基金,在地價達成協議後才共商如何運用基金,締造一個政府、地產商及公眾三贏方案。不過,地政總署指方案不可行,根據租契批出同意書涉及的土地補價,遠高於短期出租有關建築物的租金收入。在土地補價未有共識前,容許業權人出租商舖,未能保障租戶權益。
英皇集團發言人則指,現階段不會評論詳情。發言人強調,歡迎任何締造多贏局面的建議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