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月大女嬰染猩紅熱危殆

15月大女嬰染猩紅熱危殆

【本報訊】甲型鏈球菌肆虐,幼童及長者通通中招。一名感染猩紅熱的15個月大女童,出現休克併發症狀,又因心跳加速需轉往兒童深切治療部留醫,目前情況嚴重,女童更屬年紀最輕的猩紅熱嚴重併發個案。另一名感染甲類鏈球菌的63歲女病人則情況危殆。專家指,開學在即,甲型鏈球菌隨時轉趨活躍,呼籲家長留意子女個人衞生。

63歲婦染鏈球菌危殆

衞生防護中心表示,該15個月大女童自本月22日起,出現發燒、水痘及病徵,曾向私家醫生求醫,但未獲處方抗生素,但女童其後皮膚出現沙紙樣紅疹,前日進入瑪嘉烈醫院留醫。由於女童心跳加速,昨轉送兒童深切治療部。醫生臨床診斷為猩紅熱併發休克症狀,已抽取女童的咽喉採樣及血液樣本化驗,正等候結果。女童最近並無外遊,家人亦無病徵。
另外,一名63歲感染甲類鏈球菌女病人,目前情況危殆。病人在本月27日出現發燒、發冷、頭暈、腹痛、嘔吐及肚瀉等病徵,同日入住瑪嘉烈醫院,翌日因出現休克,轉往深切治療部治療,其間獲處方抗生素。病人近期並無外遊,家人亦無病徵。
衞生防護中心發言人解釋,猩紅熱是由甲類鏈球菌引致,服用合適抗生素可有效治療猩紅熱,患者通常為2至8歲兒童,症狀為發燒、咽喉痛及出疹,部分患者更可能出現休克、心臟病及腎病等併發症。由於猩紅熱可透過呼吸,或與受感染的呼吸系統分泌物接觸傳播,任何人如懷疑患猩紅熱,應向醫生求診。
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指,甲型鏈球菌活躍程度雖有減弱迹象,但目前每周感染人數仍高於去年水平,估計開學後病菌將再次轉趨活躍,家長必須注要學童的個人衞生。他表示,年紀太輕的幼童感染猩紅熱初期,可能未有入血病徵,醫生未必會處方抗生素,但家長如留意到病情有轉變,就應盡早帶子女再次求醫,以便及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