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N把香港尖東的「星光大道」列為世界十大最令人失望的旅遊景點。
一點也不意外。首先,尖東的「星光大道」,從名字到那幾個明星的手印,完全是美國洛杉磯同名地點的山寨翻版。即使抄襲,寫過大學論文的朋友都知道,也改動一些內容,加一點自己的觀點,勿那麼懶吧?但尖東的星光大道抄襲版,像大陸暴發戶蓋的「美國白宮」,抄得不動一點大腦,CNN的記者,難怪覺得厭惡。
然後就是尖東那一點點「星光」,跟它模仿的目標相比,太過單薄。如果不是大力爭取,李小龍的銅像也不會有。但豎立了銅像,則更形單薄,拿得出國際桌面的角色,是不是只有這一兩個呢?
美國版的真星光大道,由最早的瑪麗璧福開始,差利卓別林、佛列雅士提、瑪莉蓮夢露,位位都是開時代風氣之先的巨星。世界上發明第一條星光大道的那個人是天才,就像用花來譬喻美麗的女人,其他也一窩蜂仿效的,可想而知。
然後就是一長堤不知所謂的農村式小販了。他們販賣的物品沉悶萬分,也是你抄襲我,我仿效你。一半像小販,一半像乞丐。不是不可以在旅遊旺盛的地點賣明信片,而是不知何故,不論西安的兵馬俑,還是金邊的吳哥窟,兜售紀念品的小販都有點後巷剩菜殘羮的蟑螂群的味道,不是商業行為,而是英文所說的Pestering。
正如法國的米芝蓮來品菜,打賞的星星,以整體的感覺為標準。尖東的星光大道抄襲得再相似,一個海港的空氣污染,歐美遊客看見一地喧嘩,他們是不會蹲下來把一隻手掌按在周潤發的手印上、另一隻手比劃着一個V用手機拍照留念的。尖東的「星光大道」,味道變得有點像「八一八」的香港大學,看上去,有點「西方」,貌似「國際化」,但誰都知道,骨子裏其實是另一種鹹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