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收到Buffet及酒店會籍推廣電話,務必慎言。有讀者去年收到TriLeisureClub來電推廣會籍,本已參加另一會籍的讀者回答「完咗家嗰個先」;今年6月讀者再收到該公司電話,竟指其去年已確認一年後參加,已在其信用卡過數近2,000元,並拒絕取消會籍,讀者為之氣結。
「你舊年已經應承咗,我哋有電話錄音。」TriLeisureClub職員6月初告知王小姐,她去年接獲該公司電話時,已作出口頭承諾;而王之前以信用卡付款參加的會籍,據職員指出,實與Tri有聯繫,資料互通,故Tri有其信用卡資料,並已過數1,988元。Tri拒絕王取消會籍的要求,指如非附贈的優惠券出錯,不能取消。
敷衍對白變收錢憑證
王小姐不滿敷衍對白竟成收錢憑證,要求該公司即時取消會籍,職員要求王提供信用卡號碼、卡過期日及住址等核對,王照辦。惟稍後王向銀行查詢,獲覆該筆款項在6月底始向銀行提交,意味6月初收到電話之時,公司根本未過數,「即係呃我講晒啲資料畀佢聽,之後先至過到數!」幸銀行告知該筆款項有可疑,暫毋須王小姐繳費。
本報致電TriLeisureClub查證,職員廖先生表示相信是個別銷售人員與客戶溝通起誤會,現已取消該筆款項,短時間內會退回。他表示,推銷人員一般都會獲得客戶同意,始確認收取款項。
消費者委員會表示難評論個別個案,但表明若推銷時僅獲顧客回覆「出年先算」等字句,不可當作顧客已同意;而公司若曾改名、轉介顧客等,使客人信用卡資料被一併轉移,則牽涉個人資料私隱的挪用問題,建議向私隱專員公署求助。該會今年首七個月,共接獲70宗有關酒店及食肆會籍的投訴;主要涉及銷售手法欠妥、未得同意擅自續約並從信用卡扣數,以及職員疑混淆「行政費」與「月費」。
社會服務
◆報料熱線:29290000
◆社會服務熱線:29908288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29908688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傳真:37112468
◆網上捐款: 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donate
◆各類表格: 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forms
匿名投訴恕不處理。一經投訴,本報保留刊登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