彬叔風雨不改 天天醫院照料守護癱妻17年

彬叔風雨不改 天天醫院照料
守護癱妻17年

【本報訊】「我喺屯門醫院,我四肢癱瘓」。插着喉管的珍姐全身癱瘓,已住院17年,她用盡氣力向記者訴說自己的故事,只因她和每天到醫院照顧她的丈夫彬叔,重複地、無選擇地過了6,000個磨人的日子。他們感到自己渺小得遭社會遺忘,而痛苦日子還要繼續,不知何時完結,不懂為自己爭取,也不懂求助,默默地承受無止境的痛苦。 記者:伍雅謙

彬叔向記者慨嘆地說:「我哋冇斌仔咁好彩,咁多人幫!」他不是妒忌,只是想到斌仔當年受不了長期卧床的煎熬欲安樂死,最終在社會人士關注下衝出了困局,但愛妻仍動彈不得地困在病床,夫婦過着熬人的日子,活得痛苦,卻有苦自己知。

婚後數年懷孕的妻子便出事,彬叔便成了妻子的守護天使。

想到往後日子彬叔感到無奈。

懷孕車禍重傷流產

17年前,30來歲的珍姐懷孕四個月,不幸遇交通意外嚴重受傷,胎兒流產,她則頸骨碎裂,頭部以下身體癱瘓,四肢無法活動,須長期卧床及插喉幫助呼吸,說話有困難,起居飲食及如廁也要別人照料。年逾50的珍姐每天獃在白皚皚的病房,無助地等待着時間的流逝。
痛苦的日子,珍姐幸得丈夫彬叔不離不棄,風雨不改每日到醫院照料,作她的守護天使。彬叔每天的生活都圍繞着妻子,每朝4時起床,吃過早餐便到街市買餸做飯,約11時攜飯到醫院餵妻子進食,為她抽痰、換尿片及說笑話解悶。

彬叔與珍姐往日溫馨的照片。

夫:唔忍心丟低佢

探病時間一過,他依依不捨地攜着飯壺獨自乘輕鐵返家。到下午5時半,他又帶着自製愛心晚餐到醫院,逗留數小時才回家休息,日日如是。
時光飛逝,當年50餘歲的彬叔,如今已是75歲老頭兒。他每天來回醫院兩遍,由元朗家乘車到屯門醫院,熟悉的路途已走過千萬遍,由當初挺直腰背,到今天彎着背、頂着一頭花髮,步履蹣跚地走路。彬叔坦言不知可支持多久,但為了病床上無助的妻子,仍會撐下去:「我唔做就冇人做,咁多年真係好辛苦,不過唔忍心丟低佢、唔捨得。」
珍姐長年住院,引起別人關注,質疑是否有必要長期留院,記者多次到醫院及彬叔的家探訪,發現夫婦二人背後的辛酸。其實彬叔很希望妻子可回家一起生活,「以前試過醫生畀佢返屋企幾個鐘,但最近都冇」。記者問他們有甚麼需要,以便提供協助。彬叔想過要一部抽痰機,讓妻子回家時使用,但珍姐則認為可以出院機會不大,婉拒記者好意。

彬叔翻着相簿說:「我老婆後生好上鏡㗎!」

不知怎樣走出困局

惟對於現狀,珍姐感到不甘心,她在病榻上吃力地向記者訴說:「冇親人探我哋……我哋好窮……好悽慘,生活好成問題,冇乜人對我哋有愛心,喺度過咗十幾個春夏秋冬,冇人問過我哋生活點,經濟點?我哋左度右度先維持到生活。」珍姐及彬叔不是要埋怨任何人,只是夫婦結婚廿載,大部份時間在醫院度過,二人每月領取數千元綜援金,每日來回醫院交通及膳食開支甚大,生活捉襟見肘。活在痛苦多年,卻不知怎樣走出困局。
被迫以醫院為家,珍姐坦言感到與周遭的人很疏離,只提過護士長對其的照顧。面對未來,珍姐期待醫療進步,一天能擺脫癱瘓的枷鎖。現在,只能被動地躺在病床,靠儀器及他人照顧來生存。無助,令不願拍照的她,考慮多時決定在鏡頭背後說出感受。

彎着背每天往醫院送飯照顧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