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那天港大晚會的電視直播,有點替校長徐立之教授不值,覺得部份批評、噓聲既無理也不必要。
百周年校慶盛會變成不愉快事件,學生在校園受了屈辱,作為校長的徐立之當然難辭其咎,當然要負上責任。但要他認同校園的自由風氣精神已死,還要他一起默哀卻是強人所難,在道理及事實上說不過去。
不管是李克強來訪當日或前後的日子,港大百花齊放的精神都沒有死,港大崇尚自由的風氣都沒有凋謝。李克強來訪當天,殺氣騰騰的警察的確把一些想表達異議的同學、校友擋在校園外或後樓梯中;但同學、校友沒有因此落荒而逃,反而能糾集更大的力量捍衞校園,捍衞核心價值;很快就促使原來有點麻木的港大校方明白問題,站到同學、校友的一邊,重新高舉自由與百花齊放的價值。從這樣的情況來看,說港大的自由精神被殺或已死有點言過其實。
此外,徐立之教授從事件第二天開始就認識到學校管理層的不足、不是,幾天之內發出六次聲明澄清立場,重申支持學生的表達自由,又親身到集會聽取意見,了解同學、校友的反應。要說他對表達自由不重視實在不公道,要說他對港大百花齊放傳統不重視實在不公道。
至於說徐立之不肯參與默哀,不肯就某些問題表態,並因此而向他喝倒采也讓人摸不着頭腦。出席政治、公眾集會不一定要認同集會的所有目標及行動,也不意味必須就某些問題表態,更不意味參加者不能保持緘默!徐校長選擇了沉默,選擇了不默哀,他的自由也該被尊重啊!甚麼時候港大的活動要夾硬逼人表態,不能保持沉默的話,港大的自由開放精神才真的危危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