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龍抄差利、基頓 笑住喊

成龍抄差利、基頓 笑住喊

廣東話形容舊時,會話「仲耐過粵語殘片」,其實粵語片不過是五六十年代的事,比較起默片,哪裏算久遠?默片時代近百年,但從不過時,當年喜劇的超級巨星如差利、如基頓,深深地影響着每一代的影人。9-10月康文署舉辦二位默片喜劇大師影展,林超榮:「成龍洪金寶就看過好多差利及基頓舊片,將好多翻炒成精采的港產片!」

記者:何兆彬
訪問攝影:蔡家輝

差利場面設計最強

看得《頭條新聞》多,常以為林超榮就如節目中神神化化,實則佢一如其他笑匠,真人不知幾嚴肅,劈頭就說:「差利、基頓都有造型,咁點解搞笑一定要有造型?點解扮鬼扮馬會好笑啲?」差利造型是流浪漢,基頓是冷面StoneFace,戲劇稱此「造型」為「面譜」(Persona),今天超人脫下面譜解釋:「因為一有造型,觀眾就抽離現實了,冷處理後觀眾知道:你現在看的不是人,他只是個卡通人物。」他將在影展中講Talk,題目是《從差利到基頓──冷喜劇和悲喜劇之表現方式》,二人表演風格有何分別?「基頓好冷,木無表情。活地阿倫說,悲劇加上時間就等於笑話,即係等於你被女朋友飛,過了年半,你就開始覺得好笑,『咦,當日真係好似執達吏來清盤咁!』悲劇一有了距離,你就笑得出;但差利完全相反,他好熱,簡直係古道熱腸,一樣令你笑,但笑完會感動。」談到港產喜劇,超人說可分四大類,「一是許冠文式社會諷刺喜劇,二是成龍洪金寶功夫喜劇,三是新藝城式的漫畫化喜劇,在這些作品中時代背景已不重要了,四是八十年代開始的中產喜劇,即《一屋兩妻》等等。成龍就如基頓加差利!差利最強是場面設計,例如在《大獨裁者》玩氣球,在《淘金記》玩麪包芭蕾舞──這一幕後來洪金寶就翻炒過,又例如《差利與小孩》,小孩被捉,他在屋頂追逐一幕,其實是大型的動作場面,過了幾十年《臥虎藏龍》又在屋頂追過,近期《武俠》又拍過,但差利在三十年代用那些攝影器材就玩!其實好難拍!早期的喜劇演員都是玩雜耍出身!」

■林超榮

你笑你就痛

談及二位大師經典作品,超人說:「基頓最經典是《將軍號火車》,玩火車!差利就是《城市之光》,開場一幕,市長在城中替巨型雕塑揭幕,幕一拉開,赫然發覺流浪漢差利在雕像上睡覺,這是莫大的諷刺!因為凸顯了流浪漢沒地方睡,你只是在粉飾太平!以前我年輕時還不懂,度橋時就說:既然佢在雕像上睡,我哋不如弄一幕在旗杆上啦。」超人自言創作上較受差利影響,「我演出麻麻,但度橋就較受差利影響,即是說要文以載道。記得從前入行在TVB,度完編審會問你:你條橋唔係唔好笑,但究竟笑乜呢?我讀中文,講『上以風化下,下以諷刺上』。不像基頓,他境界好高,我沒有信心會做到。」有人認為基頓是純喜劇,但超人也從中看到悲劇感:「電影中他從不進入社會,但社會的災難又會來找他麻煩,這令觀眾對佢起同情心。其實MrBean似足佢,都係一個悲劇小人物,好孤獨,不言語,有種強烈的悲劇感,自己同隻熊都可以玩一場戲。」悲劇與喜劇只差一線,「從前吳昊教戲劇說過:『當喜劇同悲劇最接近的一劇,就最偉大!』黑色幽默的意思,就是你笑你就痛,你不笑就不會痛。」
近幾年超人在浸大教喜劇創作,講差利,年輕人對默片有興趣嗎?「無㗎,播佢哋又睇吓㗎咋。」這樣能教曉他們創作否?「梗係唔得,要傳承,一定要電視台開番Gag騷,以前我哋二組編劇,二組導演度足成日。但Gag騷要冒險,消耗大,如今的電視台不做了,佢玩遊戲節目好過。」

■基頓(BusterKeaton),《代罪羔羊》。

■《差利與小孩》

■《城市之光》:流浪漢買花時愛上賣花女,賣花女卻以為他是富翁,流浪漢只好死充。

■《城市之光》市中心雕像揭幕,布幕一拉開,流浪漢竟然在上面睡覺。

一冷一熱喜劇兩大師

策劃這次影展的,是影評人羅維明。羅自從02年起替康文署策劃「世界電影經典回顧」影展,展出過的包括寺山修司、貝托魯奇、溝口健二,「上一次是希治閣,我發現播放他的默片反應十分好,於是就想起了不如籌辦默片吧。再加上早陣子內地辦過大型的默片節目,特別提出了基頓的地位其實不下於差利這個觀點。其實我這次想辦的是基頓影展,但因為基頓在香港較少人認識,就把他與差利一起展出,他們屬同代的默片巨星。」同是默片時代的喜劇大師,兩位風格分別如何?「差利最著名的作品《差利與小孩》、《淘金記》、《城市之光》等等,都好倫理劇,人情味濃,看下去你會覺得差利想令你哭多過令你笑!他的同情心氾濫;至於基頓,他玩的是功夫喜劇,後來成龍在他身上得到好多靈感,他的作品就是好純粹的喜劇。」
二人風格南轅北轍,歷代影評會把二人分成一冷一熱,基頓純搞笑,但他綽號StoneFace,是冷面笑匠的老祖宗,而差利則是熱情如火,羅維明會從他們的成長來分析:「二人都是藝術世家出身,差利的母親是唱歌的,但父母很早就離異,之後母親的歌唱事業一直走下坡,又出入精神病院,以至十多歲他就要照顧家人。基頓出生於雜技團,童年享盡天倫樂,以致於後來他的電影裏都有個父親的角色,樂也融融的,他的電影就像是他在玩他的大玩具,戲內有火車、電船,他對機關充滿興趣,以致在電影中越玩越大。」

■羅維明

■《航海家》,玩船玩潛水!

■《小福爾摩斯》

基頓玩命超現實

羅維明從成長角度切入,看的是差利童年不快,以致創作上趨向社會關懷。差利一直名聲較大,但羅認為:「以創新來說,基頓都優先過差利,他的驚險動作場面,可謂玩命,場面浩大,又往往以Number取勝,幾百名警察追他一個,幾百個新娘追他一人,《劇院》中他一人演出多個角色,酒保是他,酒客又是他,十分超現實。他也是當代電影圈唯一超現實主義者。」可惜基頓的風光日子不長,在有聲片出現後,他就越走越坎坷,「基頓出身於雜技團,他的製片是他的親人,後來製片把他的合約賣了給MGM(美高梅)。MGM是很叻的製片人,但營運方式是要穩定,替基頓找了人來度Gag、寫劇本,甚至給他找替身,又不讓他有自己班底。合作不快,基頓開始出現酗酒問題,甚至開戲時失蹤!事業走下坡後,他開始拍低成本電影,甚至要到雜技團表演。四五十年代的人都把他遺忘了,直至一次有個電影院老闆是他影迷,遇上他,就問他有沒有保留舊作菲林,其實他自己也沒有好好保管,但幸好還是在舊居的地下室中找到很多珍貴舊作,他的作品重播,開始有人討論,亦有人找他演出,甚至拍他的傳記。」今時今日播回他的舊片,有何意義?「我們辦影展不當是純粹的娛樂。我認為每個人都要有歷史觀,今天我們看基頓,才知道原來成龍的電影從中吸取了好多靈感。其實這一路的雜耍作表演傳統已不再存在,每個時代都有它不同的文化產物。」

■基頓與他的經典之作《將軍號火車》

港產片從默片中取經
神經六

默片喜劇演員還有神經六HaroldLloyd,影展還特別放映這套《平安是福》,其中鐘樓吊吊揈一幕,後來被複製到成龍《A計劃》之中。

差利

《摩登時代》是差利對工業革命、資本主義非人性化的控訴,中間巨輪把人捲入齒輪中一幕,成龍又玩過。

基頓

《船王之子》,大樓塌下,嘭一聲,以為基頓被壓扁了,卻原來他剛好站了在窗口位置,無事!這一幕成龍在《A計劃續集》又翻玩過。

基頓乃亡命之徒,飛奔中的汽車他手一揚,握緊就隨車而去,好熟口面呢?正是《警察故事》經典的雨遮勾巴士的出處。

差利與基頓影展:

日期:9月2日-10月23日
票價:$55
查詢:27342900/ http://www.lcsd.gov.hk/fp


「從差利到基頓──冷喜劇和悲喜劇之表現方式」講座:林超榮主講。(9月17日14:30-16:30,費用$80)

「差利與基頓」座談會:羅維明、林錦波、鄭傳鍏主講。(10月9日17:00免費入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