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去年一度陷入管理權爭奪戰的國美電器(493),餘波仍然未了。據悉,貝恩資本(BainCapital)與大股東黃光裕一方在今年初握手言和後,合作並不愉快。市場消息指貝恩近日已計劃大手減持國美股權,並委任摩根士丹利進行試盤。而國美昨公佈的中期業績表面雖然亮麗,但有分析員質疑當中存在不少疑點。 記者:吳綺慧
身兼國美非執董的貝恩亞洲董事總經理竺稼,昨罕有地缺席國美的分析員電話會議,只派一代表出席。被問及持有11.06%的貝恩如何看待國美的投資,該代表只稱,「在可見將來貝恩會是國美顯著持股股東」,但他未有正面回應減持傳聞。至昨日截稿前,貝恩亦沒有回覆本報查詢。
分析員質疑執靚盤數
有基金經理形容,國美股價近日「離奇地強勢」,6月中至今已累升超過30%,情況並不尋常,而配股傳聞上周開始已甚囂塵上,近日更有大行進行試盤。國美股價昨仍升4%收報3.41元。
國美公佈自前主席陳曉3月離任後首份中期業績,盈利勁升30%,表面風光亮麗,符合市場預期。但有多名分析員都對國美今次賬目上幾個地方大表不解,質疑是否有「執靚盤數」之嫌。
其中最令人疑惑的,是國美在首季度租金支出達6億元(人民幣.下同),但第二季卻在大幅開店82間的情況下,租金支出離奇減至只有5億元。國美管理層在回應分析員質詢時,只解釋是「因為新舖有免租期」;但分析員直言無法收貨:「就算我當你所有新舖都免租,舊有嘅舖頭在今時今日全國通脹嘅大環境之下,租金都無可能下跌啩?咁你叫我哋點做預測,不斷開舖但估你租金會下跌?」
管理費收入突飆升
另一令券商難以理解的,是國美向母公司收取的管理費用問題。國美首季向母公司收取6000多萬元管理費,但第二季開始卻突然大幅飆升至1億多元,令上半年有關收入按年大增34%,達1.86億元。根據國美與母公司簽訂的非上市門店管理合約,今年國美可收取的費用上限僅為2.5億元,即國美下半年開始,從母公司收取的費用收入,將大減至只有6400萬元。
「佢哋管理費係點樣入賬,我真係唔識睇。點解每季可以爭咁遠?係咪大家係connectedparties(關連人士),好多嘢就可以易話為啲?」一名外資分析員如此表示。分析員形容,計及國美今次具疑點的部份,其相差金額可達期內公司盈利的一成。「如果當呢啲部份表現都正常嘅話,公司今次業績應該會差過市場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