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目睹雙手挽滿名牌紙袋的國內婦女,頸上掛着一部M9。可能有偏見,不少人買Leica只為名牌及外貌,而不是它最強的質素。雖非拜倒近十萬套裝售價,但手中拿着這部配上銀色的新M9-P,還是美得讓我膚淺起來。
記者:韓繼聰
攝影:陳盛臣
Model:Kimberly
查詢:興華拓展(36500668)
Classic的除了顏色 還有她的故事
Leica由菲林化身數碼DC,經典味及售價仍是令人拜服,銀配黑機身的M9-P更是首見。「我最欣賞Leica的,從來不是相機本身,而它拍攝的質素和感覺。」曾遠赴Leica總壇朝聖的Bobby,明白德國人要求極高,對Leica義無反顧嘅忠心Fans,也不抗拒將經典相機數碼化,最重要是銀黑色M9-P比M3更Classic。
就如品酒之人迷倒2000年Margaux一樣,Bobby拿着M9-P,開始細說Leica故事。「M9-P是當今最輕巧的全片幅數碼相機,也曾是最小的菲林相機。1937年興登堡飛船的船長,帶同一部Leica上船,結果船燒了、人死了,但相機至今還保留在Leica總壇,是真正參與、見證歷史的品牌。「有人買Leica可能只為買它的傳奇,又或是擁有一間歷史名廠的出品。」
高貴藍寶石玻璃屏幕
有留意Leica都知道,相對M9,M9-P的改動其實並不大。除擁有1,850萬像素CCD,可拍攝超高質素的全片幅相片外,新機換上更高貴耐用的藍寶石玻璃屏幕、手感更好的硬橡皮及刪減了小紅圈。沒有高清拍片、裸視3D等潮流元素,M9-P還是引得人心癢癢。
不少人質疑M9-P的速度和高ISO下的攝力,Bobby卻一一為它辯護。M9-P的慢,是因為處理程序較精細,令相片成品毋須作太多調校;高ISO表現較弱,是因為堅持使用無論影像質素、層次、幼細度都較CMOS好的CCD。Bobby比喻得好,「就像一部跑車,坐上去你不再在意車身有幾靚,轉而專心享受操控樂趣。」M9-P沒自動對焦,沒景深預視,亦由於RangeFinder有別一般相機,因此連構圖思維亦須改變,一切全靠手、眼、腦袋協調判斷。相機硬件固然重要,但Bobby強調更重要還是對攝影的觸覺,「真正喜歡攝影,會不斷自我挑戰務求拍得更好,Leica就是可助你鍛煉的工具!」
絕配鏡頭
LeicaM9-P
感光元件:1,850萬像素全片幅CCD
屏幕:2.5吋(23萬像素藍寶石玻璃屏幕)
儲存:SD/SDHC
快門:1/4,000至32秒
ISO:160至2,500
體積:139×37×80mm
重量:600g(連電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