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自1840年鴉片戰爭發生後的一世紀,中國土地上出現列強入侵、辛亥革命、軍閥混戰的動盪歲月,然而這段令人沉痛的中國近代史,卻鮮有圖片記載。著名攝影師、普立茲獎唯一華人得主劉香成,走訪9個國家,尋覓超過400張辛亥革命前後近一世紀的珍貴圖片,輯錄成書,誓要將一段珍貴歷史重塑中國人眼前。
收集逾400張圖片
「辛亥革命前後的一段中國近代史,是中國重要的轉捩點,是中國人最重要的一段歷史」。劉香成說,中國紀錄近代民生生活及歷史的圖片不多,為保存這段重要歷史,他從歐美及亞洲國家的公共展館,以至收藏家的私人藏品中,收集超過400張1850至1928年間,主要由外國人攝影有關中國近代的珍貴圖片,當中三分一從未向外公佈。
劉香成花了3000小時進行圖片復修,攝錄成百年影像史《壹玖壹壹》,畫冊紀錄了慈禧太后、圓明園、辛亥革命的產生原因、爆發過程,以至外國人在華生活,及中國人的民生生活狀況等圖片。
劉香成自1978年起被派駐中國、美國、印度、韓國及前蘇聯等地,擔任特派記者及攝影師。1992年憑蘇聯解體的報道,與美聯社其他成員共同獲得普立茲現場新聞攝影獎。他指,現在中國經濟已經崛起,文化亦應同步追上,是時候重新觀察這段歷史發展。但他慨嘆,中國人對於相片不夠重視,中國紀錄近代歷史的圖片少之又少,質量及數量亦欠佳,「可能反映中國人對待這段歷史的態度」。
港大舉辦影像展
為紀念辛亥革命百周年,香港大學舉辦「大道之行」辛亥革命百周年影像展,展出《壹玖壹壹》畫冊其中86幅,反映辛亥革命前後的中國社會、經濟、政治、文化變遷的圖片。其中一幅由英國人約翰‧湯姆遜在1869年拍攝的《拿著書本的廣州學童》,更標誌着「新學」帶來的教育內容及方式變革,為辛亥革命奠定思想基礎。展期由即日至10月4日,在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舉行,入場費全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