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高危帖子 主動溝通輔導網上社工打救援交女

搜尋高危帖子 主動溝通輔導
網上社工打救援交女

【本報訊】「其實我唔係客,我係社工……希望你留住我嘅msn,有咩事都可以搵我。」一段網上留言觸動了Cookie(化名)把抑壓內心多年的鬱結、內疚和痛苦訴說出來,「冇乜途徑發洩,將唔開心嘅事同人講」。她20餘歲,曾做夜總會公關,剛脫離援交行列三個月。
記者:王家文

「真係想戒甩佢!」不願上鏡的Cookie說,援交會上癮,「好矛盾,又想賺錢,又唔開心」。她曾被客人施暴,經常情緒不穩,「成日想跳樓、割脈、吊頸」。後來她被男友發現做援交,想了結生命,遂主動跟網上認識的社工見面,盡訴凄酸才打消自殺念頭。

事主曾想過自殺

Cookie不喜歡街上的外展社工,也不會出席他們舉辦的活動。她曾被中學社工出賣,「將我一個秘密話畀屋企人聽,好hurt!」多年後再遇社工,卻是在網上,她反而隨心所欲,「傾得唔開心,可以即刻delete(刪除)佢」。
社會福利署藉獎券基金撥款約1,700萬元,資助明愛、小童群益會和香港青年協會三家社福機構營辦為期三年的網上青年外展試驗計劃。
明愛青少年及社區服務督導主任陳偉良表示,今次計劃已經額外增聘四名外展社工,本月投入服務。兩星期以來,從網上搜索到120個高危帖子,當中100個獲回覆,五人接受網上輔導,兩人以電話溝通。
陳偉良在網上搜尋器輸入關鍵字如「K仔+索」或「失戀+想死」等,從搜尋到的留言中篩選高危個案。有青年留言稱遭警方搜到K仔,擔心坐監,社工先以網民身份向他講解法律,並留下msn或電郵,待青年回覆,才表露社工身份及以電話聯絡。
年輕人在網上無所不談,陳偉良說,有少女曾留言:「點解要咁傷害我,我做錯乜嘢?」社工跟她做網友,她吐露一直受家人虐待,並提供受傷相片作證。
陳偉良表示,將與中文大學和理工大學合作,設立網上情緒指標和健康評估,盼未來三年在網上接觸約150名24歲以下青年,安排面對面的輔導服務。

「同佢行一段路」

另一家獲資助的機構青協的督導主任余艷芳表示,試驗計劃增聘五、六名社工,除在網上搜索高危帖子,亦會建立網上即時交流平台,讓年輕人與社工討論,逐步發展網上輔導服務。
由網上接觸到面談接受輔導,Cookie現已走出陰霾,找到一份文職工作,不再做援交。協助她的明愛網上外展社工陳曉華感到欣慰,「好似同佢行緊一段路,一直陪住佢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