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世貿遺址直擊911劫後十年 重建‧人心

《蘋果》世貿遺址直擊
911劫後十年 重建‧人心

十年前那天,陽光嫵媚,生活本應一切如常,若非兩架民航客機穿過世貿中心,這個日子早已被人遺忘了。十年後,《蘋果》記者重訪世貿遺址,微雨輕灑,天色陰暗,若非建築地盤繁忙嘈雜的聲響,他們談起911也不會如此振奮。
記者:蔡元貴

「這裏每天都有三千名建築工人在工作,當工程由地基階段進入地面階段,人數將會增加至一萬人」。世貿重建項目發展商SilversteinProperties公關代表DaraMcQuillan形容,這是美國歷史上最大型的建築工程,總投資多達200億美元,港幣約1,550億。

今日
世貿中心重建的不僅是大廈,也是美國人的信心。
黎樹雄攝

不會忘記 不願想起

當年的煉獄與瓦礫,如今換上了飛揚的塵土與雜沓的鋼筋。地盤內一台大型吊臂掛着一幅美國旗,隨風飄揚,向世界宣示着美國人重新振作的決心。911恐襲之後,世貿中心建築群所有七幢大廈受到不同程度破壞,重建工程浩大而漫長,首幢從災場重新矗立起來的大樓是世貿中心七座,於2006年完成。
部份工程希望趕及在911十周年完成,地盤開工時間很早,記者下榻地盤旁邊的酒店,早上7時許就被建築噪音吵醒。繞着地盤的都是繁華大街,人們匆匆趕路,似乎都沒有再把那場浩劫掛在心上了,除了街角那一爿遊客中心。

當年
十年前的911驚天恐怖襲擊,傷盡美國人民的心。

「這裏說明我們不會放棄,我們仍是很強大的國家,而且互相團結」。來自佛羅里達的工程師Tuck,這天來紐約度假,特意到世貿遺址走走,有這樣的感想。遊客中心外,還有一位911罹難者的朋友,IanBurns從南卡羅萊納州來到,他說慘劇改變了所有人的生活,尤其在人身安全方面﹕「每次我出外旅遊,總會想起911。」他希望人們不會忘記911,從中吸取教訓。
記者深信,美國人十年過後仍未放心過來,即使拉登已經死了,記者在香港登機往紐約時,航班的保安檢查依然嚴謹。不過並非每個美國人都對911十周年這日子感興趣,餐廳東主Tom說,他到來只是給予參與重建的人一點精神上的支持,但他認為再談911只是白費時間與精力,人們應把心思放在未來的生活上。

美國人相信,世貿的重建,是國家團結力量的象徵。

十年前塌下的其中一座世貿中心大樓,原址改建成一個水池。

記者重訪世貿原址,災場已變繁忙的工地。

世貿中心旁的St.Paul'sChapel,911後成為悼念這場世紀浩劫的地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