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田徑,猶如飯後食榴槤,同道中人當然興致勃勃,非此道者早已走到十萬七千里以外;但這一周確是榴槤當造之時,在兩年一度的世界田徑錦標賽即將在亞洲地區舉行之際,香港隊千載難逢的在世大運奪得了接力獎牌,令同道中人歡天喜地。
其實跑步是很有趣的項目,起碼比榴槤可愛得多。討厭榴槤的話,聞到陣味都想嘔,莫講話要食一啖;田徑呢,就算你從來不跑,死唔願郁,但若果叫你去睇埋一份,旁觀的興奮度不比場中人少。
香港男子接力隊近年其實屢創新績,在這個實在不應該有太多人捱得住的項目,香港的短跑賽場卻難得keep住有人才,可以肯定是背後有不少有心人在栽培。因為短跑差不多是沒人迫的話就肯定練唔到,或者是唔想練的項目。
一句接力隊實在太容易抹煞了4位大學生的心血,開開他們的全名,分別是葉紹強、黎振浩、梁祺浩和何文樂,他們背後應該還有一位後備選手,每個都值得熱烈掌聲。大家一條心在世大運決賽從後趕上得到第3,當中的心血和努力,實在勝過道理王的千言萬語;可惜的是,這還是不算很多人關心的喜事。
港接力隊世大奪銅非僥倖
田徑比其他項目吸引的是貨真價實,絕少幸運成份,但這次還是有人說香港隊有運;因為決賽有3隊交棒失敗,而熱門的牙買加和日本也因同樣理由早在預賽出局,這個在某些人眼中所謂僥倖,其實就是接力隊日積月累鍛煉回來的默契,或者努力的付出是可以減少不幸的發生吧。
在日本,有本暢銷小說《轉瞬為風》,就是講述中學生接力隊的故事,內容令人動容;在香港要寄望有本好的田徑小說當然是妄想,或許多點關注已算成功吧。畢竟榴槤對許多人來說,實在比臭豆腐更難頂。
key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