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師傅們都全出來了,還不快些鋪傘!」黑柴急不及待。
玩滑翔傘的朋友,稱天上的老鷹為「師傅」。當老鷹們不用拍翅膀,仍可以寫意地在天空中盤旋的時候,我們就知道上升的氣流足以承托着滑翔傘,讓我們在空中翱翔了。
滑翔傘是最輕便的飛行工具,一個稍大的背囊就能裝得下。大暑天,背着十多公斤的傘具上山絕對是對體能的挑戰。但到了山上,找個合適的地方把傘攤開,迎風一起就可以像鳥兒一樣往天上飛。
我膽子小,不敢獨自去飛,每次上山都要找有經驗的「老鳥」作伴。黑柴是消防員,二十四小時當值,四十八小時休息。只要天氣合適,三天中倒有兩天他會背着傘包往山上跑。
「我們當醫生的也要通宵當值,只不過翌日要如常上班。」我對黑柴說。
「唔係啩?!」
玩滑翔傘要看風。風向不對不能飛,風太大不能飛,風太小不好飛,陣風太強不安全。鳥人們清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到天文台的網站,看看哪一個山頭能飛。
根據香港滑翔傘協會會長愛麗斯的統計,在香港擁有滑翔傘執照的約有八十人。外國人佔約一半。經常在山上飛的大概只有三、四十人;紀律部隊、飛機師、輪班工作的人比例上較多,亦有自己當老闆的。朝八晚七拼搏的打工仔,要想飛是難、難、難。年齡嗎?傘會會員的平均年齡是四十。滑翔傘,可不是小伙子的玩意。
每次能飛多久?飛天朱在石澳龍脊八個半小時的紀錄尚未有人打破!
「若你嘗試過飛翔,你走在地上的時候總會抬頭望;因為你曾翱翔天上,你會永遠渴望返回空中。」
──達文西
鍾尚志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