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補諮詢林瑞麟龜縮

替補諮詢林瑞麟龜縮

【本報訊】22萬人參加七一大遊行後,政府為替補惡法進行兩個月「補鑊諮詢」,但官員卻「龜縮」拒絕出席所有民間研討會。學者狠批03年基本法廿三條諮詢時,前保安局長葉劉淑儀尚算深入敵陣為惡法護航,如今負責推銷的官員卻拒絕現身,「做法仲衰過廿三條」。民陣聲言,下月24日惡法諮詢最後一日,會再次發起大遊行聲討惡法。
城大公共及行政學系和民間人權陣線昨合辦替補機制研討會,早已邀請政制及內地事務局長林瑞麟,但對方以「政府現已進行諮詢」為由拒絕出席。民陣召集人范國威指,政府不但逃避這些學術論壇,連大埔和西貢區議會邀請他落區聽意見也遭拒絕,批評林瑞麟害怕面對反對替補機制的民意。

衰過葉劉推銷23條

論壇講者、中大政治及行政學系副教授馬嶽發炮指,政府既然推銷替補機制,便有責任到不同場合解釋立場,「政府即使唔講立場,也應來解釋諮詢文件,當年葉劉淑儀推銷廿三條,都深入敵後解釋政府立場,都會討論、聽意見,如今連區議會的邀請都拒絕,咁算咩諮詢?」
替補機制一役,政府連番轉軚,最初方案是若有議席出缺,便由擁有最多票數餘額的候選人替補,其後「轉軚」由出缺者的同一名單上其餘候選人替補,最後又推出「四大方案」,馬嶽直指政府的邏輯不斷轉換,只見思維混亂:「我唔係民建聯譚耀宗,唔係無論點都會支持政府,加上我唔認為呢個係政府所講嘅漏洞,其實毋須堵塞。如果市民唔同意辭職再補選,嗰5位辭職議員上年唔會再當選。佢哋再當選就係民意。」他指,一旦替補惡法獲通過,市民只有兩件事可做,「一係上街,一係票債票償。」
政府高舉「浪費公帑」旗號,批評辭職議員再參選浪費金錢,但香港科技大學社會科學部副教授成名批評,這多得部份電子傳媒幫助政府宣傳,「只怪市民睇TVB和ATV新聞睇得太多,辭職議員政綱係要爭取真普選,任內策動變相公投,便是要爭取真普選,咁樣做有何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