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牛頭角一個裝修中單位昨午揭發牆壁藏槍案,工人在清拆廚房牆壁時,牆壁內突然跌出一包可疑物件,查看下竟是一支點22口徑曲尺手槍及200發子彈,槍與彈用36年前一份舊報紙及膠袋包裹着。警方懷疑當年合資買樓的四名男子與案有關,正追尋四人下落。
記者:簡明恩、姜偉康
被收藏在牆壁內的點22口徑曲尺手槍及子彈,初步檢驗屬阿根廷製造的Bersa手槍,放在一個膠袋內再用一張1975年的《明報》舊報紙包住,手槍及子彈並無生銹,不排除仍有殺傷力,已交槍械專家檢驗,東九龍總區重案組已接手調查。
單位曾經三度易手
現場為牛頭角定安街114號永明樓,於1972年入伙,至今已有39年樓齡,發現牆壁藏槍的單位在10樓,根據田土廳資料,該單位至今三度易手,先是1969年四名男子以64萬多元購入,86年四人以30萬元虧蝕一半出售;三年後該單位再以40萬元賣出,至今年業主以90萬元出售該單位,新業主為三男女,並於上月找工人將重新裝修該單位,包括拆廚房牆壁改做開放式廚房。
消息稱,裝修工程於上月底展開,至昨中午12時許,一名59歲姓譚裝修工人在單位內用鐵鎚清拆廚房一幅磚牆,扑穿一處牆身時,一包用報紙包住的物體從牆身缺口跌落地面,他打開報紙查看,發現報紙內有一個膠袋,膠袋內裝有一支手槍及一批子彈,懷疑有不法之徒將手槍及子彈收藏在牆壁內,立即報警求助。
警追尋四名舊業主
大批警員接報到場,封鎖現場調查,發現藏槍的牆身有曾被人鑿開填上痕迹,軍械法證科人員到場檢查手槍,證實為一支阿根廷製造的Bersa點22口徑手槍,子彈有200粒屬同一口徑,而包住手槍及子彈的報紙,為一張於1975年出版的《明報》舊報紙。手槍及子彈並無銹迹,估計因收藏在被英泥密封的牆身內,故無生銹,並相信該支手槍及該批子彈,於同年被人收藏在廚房的磚牆牆身內。警方懷疑單位內其他牆壁可能還藏有槍械,通知爆炸品處理課人員攜同金屬探測器到場,檢查屋內的其他牆壁但無發現。
其間,警方聯絡該單位新業主及上手業主協助調查,追查後發現該單位於72年入伙後,四名聯名的男業主一直持有該單位至86年才出售,不排除有人在單位居住期間鑿牆埋槍,但該槍原作何用及為何將槍藏於牆身不棄置,有待進一步調查。警方正根據資料聯絡該四名業主,了解單位在75年期間曾否出租或裝修。
「用報紙包係外行」
軍事評論員昭鴻說,點22口徑手槍後座力細,易操控,子彈平,屬入門槍種,一般被稱為「周五晚手槍」,即常作夜蒲人士傍身自衞之用,當年售價只需約20至30美元(約156至234港元)。他說,越戰時多俄製或美製手槍流入東南亞,但南美製的甚少,故不排除是行船的人偷運入境;因報紙吸水,故包裹手槍一般用牛油紙,「用報紙包顯示係外行人」。
話你知
Bersa槍 阿根廷製造
Bersa於1950年代由三名意大利人在阿根廷創立,廠名來自三名創辦人名字的結合。該廠初期為阿根廷軍火商生產槍械零件,其後自行生產槍械,至今仍是阿根廷主要槍械生產商之一。
昨被發現的手槍相信是Bersa62型,或同系列的「兄弟」60型或64型。該系列設計參考自著名意大利Beretta廠出品,當中以在1962至71年出產的62型最為暢銷,為Bersa打響名堂。Bersa62的彈匣可裝10發點22口徑子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