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趣BLOGBLOG:股名「捉字蝨」 「港」不如「中」 - 股榮

周日趣BLOGBLOG:
股名「捉字蝨」 「港」不如「中」 - 股榮

全球股市Chok到飛起,單日轉向、反轉再反轉已非港股專利,美股上周五跌超過200點後倒升百餘點,星期一港股點開,實在猜不透。筆者炒齡尚淺,但從未如現時這般迷茫過,好消息可以當壞消息炒,壞消息反而令人相信曙光乍現。當黑天鵝已成習慣時,投資者的警覺性會隨之降低,這一刻價值投資、趁低吸納通通是假,現金為王始是王道。
橫豎無股炒,繼續寫輕鬆趣味統計。港股五年前,仍是港資企業主導,當時藍籌只有5隻是中字頭,五年後今日,46隻藍籌中,超過一半是紅籌國企。以「中國」為首兩個字公司名的,共有163隻,佔主板(1575隻)上市公司約10.3%。市值最大的,是中國移動(941)。倘若加上以「中」(不包括中國)為頭的66間公司,總數達到229間。
諷刺是,以「香港」為字頭的上市公司,只有15間,僅僅多過「上海」的9間,港企似乎不屑以香港自居,「中國化」越來越嚴重。這也難怪,事關近年IPO新股,港資企業比例買少見少,今年50隻上市新股中,只有現代教育(1082)、喜尚(8179)及米蘭站(1150)屬於本地薑。
上市公司多愛以正面來命名,例如「大」、「富」及「好」。以大為字首的上市公司共有29隻,但表現卻不如「小」,曾被喻為「股壇抽水機」的大凌集團(211)停牌近十年,大亨飲品(209)今年則瀉76%,反觀「小」肥羊(968)被股東收購,股價今年累升近三成,表現不賴。

富士康不再「富貴」

以富為字首的有8間,同樣表現失色,其中富士康(2038)今年累跌近四成,僅次思捷(330)為第二差藍籌。「好」孩子(1086)今年則累跌超過50%,表現實在「壞」。
公司永遠想做第一,以「第一」為字首的公司有7間,但唔一定係好事,第一電訊(865)及第一天然(1076)停牌已經超過1年及2年,散戶用字揀股,隨時出事。
近年奇怪公司名不多,早年的霹靂啪喇已經易名多時,凹凸科技(457)亦於09年撤銷上市。今年最怪誕的公司,要數新股朸濬國際(8160)。相信好多人連名都唔識讀,「朸」的讀音是「力」,「濬」嘅讀音為「俊」,公司英文名Legend,讀音與中文名相近。不但公司名難讀,公司CEO叫黃椲淏,同樣考起人。究竟想散戶買,定係趕客呢?
趣blogblog靈感源自老前輩何車先生趣味系列,誠蒙前輩指點,實在不勝感激。得知何車9月重返《蘋果》開欄,在此先向大家賣賣小廣告。
P.S.上期講港股開頭首個字筆劃最多有27劃,答案係鱷魚恤!
股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