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西九管理局已預告耗資216億元的西九文化區建築費會超支,研究西九規劃多年的港大學者張國斌提出一套新設計,善用西九地底空間開發逾700萬平方呎地下城,估計每年有37.5億元收益。但西九管理局主席唐英年漠視民間智慧,張國斌準備向審計署投訴政府浪費資源。 記者:黃偉駿
西九管理局今年初揀選英國著名建築師NormanFoster的設計方案「城市中的公園」,工程未展開,新任西九行政總裁連納智前日已表示,建造成本勢必超支,預告政府要多撥款40億元。研究西九規劃多年的香港大學建築系副教授張國斌認為,政府應研究開發西九的地底空間,興建超級地底商場,解決入不敷支的問題。
張表示,Foster方案雖然有建議在地底建立交通系統與停車場,但估計只用了可開發的地底空間約5%。他說西九是填海區,地底沒有大石,要挖空改建難度與成本均較低,「如果挖空兩至三層,可以增加超過700萬平方呎空間」,除了部份空間要預留作交通與機電設施外,預計可額外增加247萬呎文化設施,並有多達161萬呎地底商場。
擬建「地球村文化廣場」
興建地下城的成本,估計高達396億元,但張表示,若將商場部份全部出售,已可帶來450億元收益;若將商場出租,每年保守估計也有近37.5億元,「10年已經回本,而且係長遠收益」。
他指Foster的方案,未有方法解決文化區內的交通不便問題,所以他建議將沿着柯士甸道的部份文化與商業設施搬到地底,以騰出近約65萬平方呎空間增建一個「地球村文化廣場」,更吸引市民與高鐵遊客;另外興建捷運循環系統,連接文化區至港島,「如果唔咁做,將來一定解決唔到個交通問題」。
惟他早前將建議書交予唐英年後,對方態度冷淡,只交西九管理局「應酬」他,推搪其建議超出文化區1.81地積比率上限,可行性不大,「當初地積比率定到咁低,係針對地面建築,驚破壞海岸線,家講緊地底,係兩回事」。
西九文化區的規劃構思
西九地下城
兩至三層深,總樓面面積超過700萬平方呎,包括247萬呎文化設施,161萬呎商場
地球村文化廣場
在原有柯士甸道近九龍公園位置,約65萬平方呎
海底捷運系統
橫跨西九文化區、尖沙嘴、中環與灣仔的地下循環捷運系統,包括兩條海底隧道
地下城經濟收益
超過450億元,若只出租,每年收租37.5億元
資料來源:港大建築系副教授張國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