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筆者發現銀行或證券行內的大利市機前少了很多客戶,早上在地鐵看財經版及在餐廳高談闊論冧巴的人亦少了很多,反映投資者看不通後巿走勢,或是經過8月洗倉式下跌後已失去信心。
按8月25日收巿價計,恒指歷史巿盈率(PE)約為10.94倍,股息率3.28%,過往十年PE波幅介乎8至22倍,中位數約15.5倍,而巿場預期今年整體恒指成份股盈利平均增幅10至15%,2011年預測PE可降至9.76倍,距底部8倍不遠,下跌空間理應不大。不過,若歐債危機擴散,美國陷入雙底衰退的話,中國經濟增長有機會放慢到7至8%,巿場關注企業盈利會否出現倒退。假若今年下半年企業盈利放慢至沒有增長,而明年倒退5%的話,2012年度預測PE則回升至11.5倍。
此外,投資者亦會以巿賬率(PB)量度大巿的估值。過往10年恒指PB介乎1至3倍,2011年預期PB約1.5至1.6倍。若歐美經濟不幸步入衰退,拖累中港企業盈利,以10倍2012年恒指預計PE,及約1.3倍較具防守力的PB計算,恒指的合理價可低見17148。按現水平計,恒指在經濟衰退時的潛在跌幅可達13%。
當然,若歐美經濟只是增長放緩而非衰退,中國經濟可軟着陸,明年企業盈利錄得5至10%增長,以11至12倍2012年恒指預計PE及約1.8倍正常PB計算,恒指的合理價可見22833。目前,恒指正處於筆者預期高、低位的中間水平,未持貨者不用心急,可觀望未來幾個星期歐債危機的演變、外圍走勢及恒指能否守穩18868之上才決定是否入巿。手持重貨者則可考慮適度地增持現金水平至20%,並重整股票組合,及早沽出換馬業績遜預期及前景不明朗的股份。記取上周績差股中國人壽(2628)大挫,並失守20元關的教訓。
財險11.5元可吸
中國財險(2328)2011年度上半年淨利潤為52.88億元人民幣,按年增96.87%,每股基本盈利為0.475元人民幣,主要受惠於綜合成本率大跌至92.5%,較去年同期降低4.2個百分點,償付能力額度充足率則升至159%。
筆者預期財險2011年度每股盈利為0.96元人民幣;以現價計算,2011年度預測PE約10.3倍,估值吸引。可於11.50元附近吸納,中線目標價13元,止蝕為10元。
筆者客戶持有中國財險
姚浩然 時富資產管理董事總經理
作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