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國副總理李克強一聲令下,為RQFII開綠燈。據《上海證券報》引述接近中國證監會消息人士透露,有關部門領導已赴香港,與香港證券界商討RQFII有關細節問題。若一切順利RQFII肯定年內可起航。
消息指,中港兩地監管機構正積極商討RQFII的有關法規,RQFII境內證券投資管理辦法及操作細則最快下月出台,首批200億(人民幣.下同)的額度,將分配給符合條件的中資證券公司及基金公司。
目前共有20家內地證券公司、9家內地基金公司及9家內地商業銀行在香港設立了分公司。《上海證券報》指29家機構齊搶200億RQFII額度。
設定門檻 正商討細節
業界猜測,中證監很可能會從上述那些經其批准後在港設立、財務穩健、達到一定資產規模的證券公司及基金公司中,挑選幾家進行首批RQFII試點。中資銀行系券商、香港本地券商,以及外資券商,或許無緣首批RQFII額度。
中資證券業協會會長、國泰君安國際行政總裁閻峰認為,「200億額度應該不太可能平分給中資證券公司和基金公司。」香港證監會可能會參照QFII的管理辦法,設定一定門檻,比如淨資產規模、經營年限、盈利狀況等,優選幾家資質好的先推。
就淨資產規模而言,目前在港的中資證券公司中,排名靠前且淨資產規模超過10億港元的,有中信國際、國泰君安、海通國際以及申銀萬國(香港);在香港經營證券業務超過5年的,則有光大、申銀萬國、國泰君安、招商、中信、國元、廣發的香港分公司;實現三年連續盈利的,則有國泰君安、海通國際(665)、申銀萬國(香港)、中信國際、國元(香港)、招商證券(香港)等。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副局長梁鳳儀表示,現時正與中證監就RQFII的推出細節進行溝通,認為200億元的額度只屬於起步階段,如果一切順利,不排除會提升額度。梁鳳儀稱,本港證監會亦會作出配合,確保有關產品符合監管要求,現時已經有不少證券及基金公司對計劃有興趣,相信計劃很快就會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