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人民銀行計劃將商業銀行的保證金存款,亦納入存款準備金的繳存範圍,若實施,意味約萬億(人民幣.下同)資金將被凍結。
路透社報道,人行將分階段執行新政策,工行(1398)、中行(3988)、建行(939)、農行(1288)、交行(3328)與郵儲銀行等六大銀行於9月5日後分批上繳資金,其他銀行則自9月15日後分批上繳。
銀行保證金存款納入
一位國有大行消息人士表示,人行已下發關於將保證金存款納入存款準備金繳存範圍的通知,將納入上繳基數的保證金存款包含承兌匯票、信用證、保函三部份。
在信貸緊縮和存貸比日均考核的監管壓力下,銀行攬存(指吸納儲款)方式推陳出新,其中一個方式就是開承兌匯票獲得保證金存款。
保證金存款是指金融機構為客戶提供具有結算功能的信用工具、資金融通以及承擔第三方擔保責任等業務時,按照約定要求客戶存入的用作資金保證的存款。
截至今年7月底,金融機構的人民幣單位專案下保證金存款餘額為逾4.42萬億元,如果再加上個人保證金存款餘額為192.80億元,一共是逾4.44萬億元。中小商業銀行攬存情況勁過大行,故新例下,中小銀行較傷。截至今年7月底,中資全國性大型銀行人民幣保證金存款餘額為逾1.6萬億元,但是中小商業銀行的餘額卻高達逾2.28萬億元。
新例對小銀行影響大
消息指,人行未來3個月擬按照每月三分之一的節奏,將保證金存款的存量納入到存款準備金上繳的基數中去。按照21%的存款準備金率計,商業銀行體系累計需上繳的存款準備金在9500億元左右,相當於在原有基數下上調2至3次存款準備金的效果。
一眾中小銀行中,以光大銀行為例,該行承兌滙票保證金存款餘額1402.66億元,較年初增220.79億元,在存款總額佔比12%。保證金存款餘額為1679.5億元,佔存款總額的14.4%。新例下,影響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