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百物騰貴,1.5元可以買到甚麼東西?在深水埗基隆街開設「櫻桃麪包西餅」的良心老闆魏先生夫婦,在通漲潮下逆流而上,十多年來堅拒加價,菠蘿包、雞尾包賣1.5元,腸仔包2.5元,日賣5,000個平包,與一班捉襟見肘的深水埗草根階層共度時艱。
記者:梁御和、伍雅謙
通漲加劇,原材料加價,最低工資實施,租金大幅調升,商戶為鎖住利潤,將開支轉嫁消費者,低下階層生活百上加斤。50餘歲的櫻桃麪包西餅老闆魏先生,入行20多年,97年與朋友合資經營麪包店,當年菠蘿包、雞尾包、鹹餐包各賣1.5元,轉眼過了14年,經歷了金融風暴、沙士和金融海嘯,一系列大眾化麪包依然賣1.5元,有餡麪包也較市面便宜一半,腸仔包2.5元,蛋撻2元,紙包蛋糕2.5元,個個足料無縮水。
一個麪包毛利一毫
面對麪粉、雞蛋、奶、糖和舖租不斷上升,魏先生夫婦異口同聲大呻經營不易,形容現時情況只是「微利」甚至「打個和」。為何仍不加價?他們堅定說:「深水埗區嘅人消費力有限,好多老人家同低下階層,加價佢哋吃不消,我哋開舖咁耐都未加過價,算係全區最平,每日起碼賣5,000個」。魏先生解釋拉上補下,由其他分店補貼良心店。
做良心老闆並不容易,除薄利多銷,還要犧牲家庭生活,「好多人以為做老闆可以唔使做,事實係請多個人就多份支出,邊維持到?我哋寧願落手落腳自己做!」每朝6時開舖,魏先生半夜2時半起床,準備第一輪麪包,魏太負責照顧女兒,下午3時也落舖幫手,她收舖回家,丈夫已上床就寢。魏先生對此沒半點後悔,還肯定地說:「有時堅持一樣嘢,就要犧牲另一樣嘢。我唔係偉人,我都要生活,家每賣一個麪包扣取燈油火蠟等成本,都有1毫子毛利,夠維持生活。」
菠蘿包充滿人情味
記者曾走訪各間麪包連鎖店,普通一個雞尾包,又一城Taste賣8元;中環翠華茶餐廳的菠蘿包賣6元,加塊牛油及冰粒,變身「冰鎮菠蘿油」,盛惠10元,足以買下6個魏先生的「良心菠蘿包」。
出爐喇!一個個熱騰騰的良心麪包甫出爐,即被搶購一空,200多平方呎的店面擠滿客人,有老有嫩,有人一口氣買10個。平平無奇的菠蘿包,沒有米芝蓮推薦,沒有名家試食,卻充滿人情味。
菠蘿包格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