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中抗議 不要做中國人的孩子

黑暗中抗議 不要做中國人的孩子

「不要做中國的孩子,餓極了他們會把你吃掉,不要做中國人的孩子,爸爸媽媽都是些怯懦的人,為證明他們的鐵石心腸,死到臨頭讓領導先走。」寫《來生不做中國人》的鍾祖康移居歐洲生活,寫上述這首《中國孩子》的周雲蓬卻仍在內地生活,其實更膽大包天。九歲起就失明的中國詩人歌手周雲蓬不怨天,他說:「中國特別有利於藝術家,因為社會衝突很複雜,現實給你很多情節!」

記者:何兆彬 
訪問攝影:周旭文

周雲蓬:不憤怒是不正常的

「寫《中國孩子》不是主動的,那是被動的一種反應。在大陸就會遭遇到這種事情,發生了,要嗎你就是不說話。這些歌像一個鏡子,我只是誠實的把它周圍的東西照出來。它是白描的,沒有個人的觀點。」談及周雲蓬的經典之作《中國孩子》時,他這樣回答。如今每次中國發生天災人禍,總有人把這歌再在網絡傳播,它感染力驚人,已等於「中國模式」的悲劇符號。這歌在大陸有被禁播嗎?「其實沒有,但因為我們主要通過網絡來賣歌,在比較緊張的時候,它會封殺你的名字。現實中倒沒有,這始終是小眾範圍裏的東西。而且我寫的克拉瑪依事件(火災),沙蘭鎮(洪災),國家也定過性了,像克拉瑪依裏的官員都被判過刑了,我在這一點上面是不違法的。」現場表演會有公安叫你不要唱嗎?「也有,他不會明令規定你,但有時會有人說:哎,這種場合你不要唱了。但大多數場合都可以唱。」歌有為你帶來麻煩嗎?「我覺得沒有。以前我的歌都比較個人情感,但《中國孩子》相對來說公眾一點,是很多人的情緒,很多人因此了解我。」有人因此把周歸類為抗議歌手,他平淡的說:「有些事情,你憤怒是正常,不憤怒是不正常的,所以我是很正常的一個人。遇上克拉瑪依這樣的事,我會憤怒及悲傷。」有常常憤怒的事情嗎?「有吧,很多新聞譬如像動車事件,毒牛奶呀,都涉及到你的親人孩子!這不是談到我關心天下這麼高尚,而是停留在關心個人,我感到憤怒。」周說內地的創作自由足夠,但不一定有唱現場的自由,「這要一步一步的爭取,不可能有政府會給你。你有不滿,就要說出來。」唱了多年,音樂力量有多大,能改變社會嗎?「它只能潛移默化,不像政治運動會突變。但我認為最好的變化就是潛移默化的,好的轉變不是一天的,樹的生長你都看不出來的。」

■問周有聽廣東歌嗎?他答:「Beyond,那是家傳戶曉的!還有《上海灘》,全中國13億人有12億人聽過的。」

年輕不需要很安逸

9歲失明,如今大家都叫周雲蓬「失明歌手」,介不介意這稱呼?「不怕。因為我自己就寫過一首歌,叫《如果你突然瞎了該怎麼辦?》每個人都會面對災難,因為生活是很莫測的。」他14-15歲時開始學音樂,「小時候很忙跑醫院,媽媽常帶我去醫院看眼睛。八十年代聽了一些台灣民謠、一些美國搖滾樂,就喜歡音樂了。」當時他聽的是羅大佑、齊豫,「影響我比較大的是早期台灣的民謠,像劉文正、葉家修,當然還有就是鄧麗君的歌。當時大陸剛解禁,從盜版、短波中聽到鄧麗君,聽得很不清楚的,但是就像一個飢餓的人,突然給他吃東西,我們都很喜歡。」本來想寫小說,他大學在吉林讀漢語(中文),「但畢業以後分配工作很難,就改行唱歌了,做音樂還湊和一點。我先在北京街頭唱歌,剛開始時拷貝別人的歌,再之後就在酒吧駐唱,然後創作出唱片。」賣唱的日子苦嗎?「還行。旁觀者可能覺得苦,但年輕時覺得很有激情!因為年輕不需要很安逸,年輕就是需要比較跌宕的生活嘛!不住有未知的未來,這樣子才不會衰老呀。」父母在東北,他個人則留在北京,「留在東北也沒有出路嘛,我就得出來闖蕩。在東北很少會看到搖滾演出,北京資源集中,甚麼奇奇怪怪的人都有,如果在家鄉你不上班就是異類,但在北京不上班倒無所謂。」他喜歡民謠,「我覺得就是比較適合自己的性格,也比較方便,隨便背一個結他就可以了。而且50個人、100個人到500個人都可以。」他說自己搖滾樂也喜歡,喜歡PinkFloyd,至於他在文章提過的BobDylan,他說:「人能用音樂來表達自己的政治觀點,用音樂干預到生活了,譬如說反戰、平等訴求的。但他對我的影響也不是特別大,因為英語始終有隔膜。」

■韓寒《獨唱團》第一篇就是周雲蓬作品《綠皮火車》,周:「他們很民主,排位是投票的,韓寒也只有一票。後來他打給我說,你的文章投票排第一。」二人並沒有見過面。

■2003年第一張大碟《沉默如謎的呼吸》

■2007年大碟《中國孩子》

黃耀明:黑暗之中大家都平等

這次周雲蓬應《暗中作樂》邀請來港,今天起一連四日在九展演出。「暗中作樂」由「黑暗中對話基金」主辦,「人山人海」協辦,去年第一次搞,緣於一次參觀活動,「有一次我們參與了他們在美孚的『體驗館』,在館中走一轉,完全漆黑下,有視障人士帶領你走,讓一般民眾都能體驗黑暗之中是怎樣生活的。那一次的經驗好特別,我常常說,這個體驗館是一個主題公園,好有益身心,它甚至比我們這音樂會更有趣,我推薦每個人都去體驗一下,好多我們平時忽略了的人/事,去到都會想起來。」這次經驗後,當局就問人山人海有沒有興趣合作搞個音樂會,「我覺得好有意思,就答應了。黑暗之中玩音樂,會令你發現自己好多感官都突然靈敏了,因為平時大家太依賴視覺了。」去年八月第一次搞「暗中作樂音樂會」,明哥幕前演出,幕後又參與製作,「平日搞騷,人人第一件事都問你:今次有乜造型?舞台呀燈光呀會點搞?這次甚麼都不用問,Set頭化妝也無Book!只係完全去玩音樂,用聲音、說話去跟大家溝通。這樣挑戰好大,因為乜都無得靠,無得靠衣裝、視覺效果,只係集中聽你聲音動不動人,我跟樂手一樣,在完全黑暗下練習要比平常多一點。」他說,其他的演出,成不成功大家都是以人數、場次、衫有多貴來判別,已沒有人理睬你感不感動到觀眾,「但在黑暗之中,大家都是平等的。」

■周雲蓬來港第一天,明哥帶吃飯,更帶他到兒時長大的故居走走。

■位於美孚的「黑暗中對話基金」體驗館

中國竟然有人寫這種歌

今年演出,最矚目的是有內地失明詩人歌手周雲蓬來港,找周演出,其實是明哥意思,「一般介紹都說周是內地視障歌手,『視障』二字其實不必要,因為聽到他的歌,你會覺得他睇到的事情比一般人更多!我最初在網上聽到《中國孩子》,完全被他震撼了,中國樂壇竟然有人寫這種歌,就像是其他人都失明了,只有周看得到一樣。他看到現實裏令人失望的事情。後來我看資料才知道周是失明的,其實是否失明根本沒有相干,只是我們總用了有色眼鏡去看人。」今年再籌辦暗中作樂,明哥就提出「為何不找周雲蓬?」周一口就答應了,但由於時間較趕急,港鐵宣傳海報上沒有印製周的名字。「我不認識他本人,但他上次來港在Kubrick演出我有去看,可惜看到一半我就要去開工,所以沒有自我介紹。他的演出好好,《中國孩子》只是他的一部份,他還寫了好多詩,作品十分有情意,有時又好豪邁,他的新碟中甚至用上了唐宋詩詞。」明哥有甚麼話想跟周說?「希望大家有進一步合作囉。我覺得中港如今的合作越來越少。」去年音樂會全由人山人海演出,今年多找了其他歌手,有容祖兒、鍾舒漫、周國賢等,「因為希望這個活動多點人認識,就希望多點歌手參與,我跟祖兒較熟,問她她也一口答應了。」去年第一次搞暗中作樂,明哥說希望大家集中在聽覺上,今年再搞,加了點新意思,會在味覺、觸覺上加上新體驗,甚至會潑出水花,「這要動用很多視障的朋友幫忙,因為在漆黑之中,我們甚麼都做不了,但他們依舊靈敏。」

《暗中作樂2011》聲演會

參與歌手:周國賢、鍾舒漫、盧凱彤、吳雨霏、容祖兒、黃耀明、周雲蓬
地點: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6樓展貿廳3 
日期:8月25日-28日 
場次:12:00、15:30、19:30
票價:$480、$800、$1,500
(註:每個場次演出時間約75分鐘,俱由多位歌手演出,周雲蓬將出現在每晚19:30,及周日12:00的場次。)
網上訂票: http://www.concert-in-the-dark.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