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寧:需兩至三年轉型

李寧:需兩至三年轉型

【本報訊】面對存貨上升、同店銷售增長放慢及訂貨會表現欠佳,一直橫眉冷對千夫指的李寧(2331),終推出短長期改革方案。李寧首席執行官兼總裁張志勇承認,去年7月決定重塑品牌後確實有些地方準備不足,包括李寧的整個業界而言,料需要2至3年轉型。
張志勇說:「你不能將太多平價貨放在正常的銷售渠道上,之前我們確實有些準備不足……我們希望明年起將折扣店佔總分店數目百分比,由目前約11%增至15%,達市場平均水平。」他認為,在市場上購回存貨及用拆扣店清貨將是業界常態。
他續稱,目前折扣店每月的銷售額約為40萬元人民幣,銷售價為正價貨的五折,「清貨」速度非常理想。

短期須調整銷售渠道

李寧的改革,短期措施是調整銷售渠道,於下調2012及2013年的開店目標之餘,年內亦會將折扣店總數將增至400家,並增加「入門級」、即較便宜產品的比重。長期目標是強化品牌、發展焦點由銷售點擴張變為改善同店營業額增幅、提高產品質素,及提升供應鏈效率。
有分析員表示,雖然不太認同張志勇的「常態論」,但公司終肯面對現實下調開店數目,及坦然面對折扣店的存在,可算是一件好事,惟可能要到明年下半年才知道改革措施是否有成效。市場對改革的初步反應良好,昨日上午逆市下跌的李寧,下午止跌回升,最後反彈至9.03元。
有關存貨問題,張志勇指上半年已完成購回約1億元(人民幣.下同)的存貨,預期會在下月再購回多2億元存貨,完成早前表明的3億元購回目標。他預期明年公司存貨水平可回落到正常水平,但明年將需要繼續購回存貨,不過,料金額少於3億元。
有售賣李寧產品的百麗(1880),其首席執行官盛百椒表示,除了已在上年解決存貨問題的Nike及Adidas外,目前其他品牌在中國市場上的存貨真是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