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耗資21億元興建的威爾斯親王醫院新大樓,隔離病房設計出現致命性的失誤。一名病人本月中入住威院內科病房的獨立隔離病房,因監察維生指數的儀器沒有接駁至護士站,護士疑未能即時察覺病人病情惡化,令病人失救死亡。威院承認70間隔離病房設有雙重門,即使儀器發出聲響顯示病人情況惡化,醫護人員未必聽到;院方已開始在病房安裝感應器,以堵塞漏洞。
記者:陳沛冰
威院「住院主樓暨創傷中心」新大樓去年十月開始使用,當中有70間隔離病房分佈於內科、外科及骨科等病房以及12樓的高規格傳染病隔離病房。疑失救死亡的甘婆婆,曾入院11樓內科病房的隔離病房。其長子甘先生表示,本月13日晚上約10時母親因呼吸困難,被送入威院及入住隔離病房,當時醫院有為母親接駁監察心跳、血壓及血含氧量的儀器。
婦停心跳護士不知
甘婆婆的二女表示,14日晚上探望母親時,發現她情況穩定。但她突然看見監察儀器顯示母親心跳的數字為零,但儀器沒發出聲響,其後發現接駁儀器的其中一條電線鬆脫。她當時已質疑醫護人員疏忽,沒發現電線鬆脫及儀器失靈,於是她自行為連接母親的儀器駁回電線。
甘先生表示,本月15日早上接獲院方來電,指母親失去知覺,通知家人立即趕往醫院,約11時母親死亡,入院只有約36小時。他質疑母親在隔離病房內,護士沒有經常巡視,以致她失救致死。他已向院方投訴,獲回覆指當日早上約8時30分,護士曾巡視母親,當時情況正常,其後10時14分再巡視時才發現母親心臟停頓。「我覺得冇人理佢,可能佢辛苦咗一段時間都冇人知;入去隔離病房以為安心啲,點知原來死快啲。」
靠每兩小時查一次
威院回覆查詢時表示,因該病人有嚴重氣喘,有需要時要用正氣壓呼吸機,因此安排她入住隔離病房;監察儀器一直有運作,沒有失靈。14日晚上家屬通知護士病人氣促,護士為病人檢查時,儀器有發出聲響。15日早上護士按醫生指示,每兩小時檢查病人一次;早上8時半檢查時病人情況正常,9時半職員入內工作時,病人正睡覺;10時14分再巡視時才發現病人心臟停頓。
威院承認,70間隔離病房內的監察儀器沒接駁到護士站,隔離病房設有雙重門,即使儀器發出聲響顯示病人情況惡化,醫護人員未必聽到;院方已開始在病房安裝感應器,以堵塞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