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陣子提到在書店看到「盧峯」寫的旅遊書登上暢銷書榜的事,叨了一點光。過了幾天,「盧峯」先生來電郵感謝,說「盧峯」是父母改的真實名字,是山巔的意思,不是筆名。收到電郵有點不好意思,挪用了人家的真名實姓這許多年都不曉得,唯一慶幸的是沒有寫出甚麼丟人現眼的東西,讓「盧峯」不便。
「盧峯」先生還說,間中有看我的政論,客氣的說等着看我的政論結集成書。終於,政論文集出版了,據說這個周末就會登陸各大小書店,希望「盧峯」兄跟其他讀者翻一翻,捧捧場。
政論文集取名《無能政府惡政客─反智時代》,是跟出版社的Xaddy反覆商量後定下來的。選這個書名沒有甚麼微言大義,想說的不過是最近幾年作為一個評論者、市民的感受,這幾年來我們看得最多的不正是無能、惡形惡相與反智的嘴臉嗎?
說特區政府無能不會有多少人反對。最令人痛心的是這個政府其實有條件、有能力做一個有為政府,為市民做點事。可是,坐擁六千億元儲備,又沒有沙士危機、負資產包袱威脅的曾特首卻不思進取,遇事即閃,只懂走精面,讓香港拖拉停滯不前。
不僅是特區政府,其他國家及地方的政府過去幾年在金融海嘯下也左支右絀,進退失據;不少更陷於內鬥內耗,把國家越弄越糟。文集選了不少在「探針」專欄談國際政治經濟動態的文章,既分析了金融海嘯如何衝擊二戰以來的政經秩序,也讓讀者看看政府救市的無能無力。
政客的惡形惡相就更清晰了,有不斷用粗言穢語人身攻擊的,有乘機抽水的,有左搖右擺的,教人大開眼界之餘也痛心不已。
不是預言家,只是深深覺得過去幾年的變動其實是政治經濟板塊重組的第一章。香港政治力量重組、政治版圖重劃已越來越明顯;全球政經格局同樣在重新洗牌,美國獨霸、美元獨大已越來越受各方質疑與挑戰。把政論結集成書也希望可以為將要來臨的大變留個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