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大升 中海油多賺51%渤海漏油可望月底清理

油價大升 中海油多賺51%
渤海漏油可望月底清理

【本報訊】受渤海灣蓬萊油田漏油事故困擾的中海油(883),上半年在實現油價大升40.8%帶動下,純利增長51.4%至393.43億元(人民幣.下同),遠勝市場預期,每股盈利0.88元,中期息升19%至0.25港元。不過,受漏油事故及阿根廷Bridas第二輪增資項目延遲交付影響,中海油將全年產量目標下調到3.31億至3.41億桶油當量。 記者:陳韻妍

蓬萊19-3B、C平台漏油事故自7月發生以來越演越烈,令一向宣稱重視安全及環保責任的中海油陷入尷尬境地。總裁李凡榮表示,蓬萊兩個油田平台因漏油事故被關停清理,每日受影響淨產量約2.2萬桶,今次漏油主要源於地面複雜性,中海油已在事故發生後加大對自營油田的全面徹查,避免地面複雜性情況引致類似事故發生。

阿根廷項目延遲交付

董事長王宜林強調,作為蓬萊油田的合作方,公司高度重視漏油事故,目前已與中央組織聯合調整組,全面調查事故原因,倘調查生產供應合同後發現中海油要承擔責任,中海油必定會負責,現階段公司會積極督促油田作業方康菲中國盡快完成清理工作,有信心月底可完成,但對於何時復產,目前仍未有任何結論。
除蓬萊事故令公司下半年產量減少外,阿根廷Bridas第二輪增資項目推遲交付日期,亦是導致中海油下調全年產量目標的主因。副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楊華指,阿根廷正值大選,當地政局混亂,公司遂將交付日期由今年首季押後至明年,受影響產量約1900萬至2200萬桶。

油氣銷售收入增45%

一名外資分析員認為,中海油上半年業績較預期理想,全因公司成本控制得宜,惟公司將Bridas第二輪增資項目的交付時間推遲至明年令全年產量目標下降,有關產量縮減影響應較中海油估算更大,加上油價下半年有下調壓力,傳統下半年桶油成本亦較高,故中海油下半年業績恐不及上半年理想。
中海油上半年淨產量1.687億桶油當量,按年升12.9%,當中原油產量增10.6%至1.332億桶,天然氣升23.5%至2082億立方尺,惟按季比較,原油產量減少6.4%至6440萬桶,天然氣則升15.3%。由於油氣產量增加及油價高企,期內油氣銷售收入增長45%至970.3億元,帶動總收入升51.2%至1245.7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