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選新人王楊彧靠怪名 打開街坊話題

區選新人王
楊彧靠怪名 打開街坊話題

他不是「楊或」,也不是「楊乜」,而是「楊彧」,「(彧)個(粵)音係旭日個旭」。被街坊叫錯名,楊彧不但習以為常,時或有意外收穫,例如街坊會以他的名字究竟怎樣念,打開彼此話匣子。有可能代表民協在白田區參選年底區議會的楊彧笑稱,古怪的名字或有助選情,「至少班街坊唔會記錯第二個」。
深水埗向來是立法會「一人黨」民協的大本營,全盛時有逾廿名區議員,可算是深水埗區議會的「執政黨」。但近年民協地區勢力逐漸被蠶食,現只剩下16位區議員。今屆區議會選舉更受建制派及人民力量兩面夾擊,要穩守陣地,難度極高,現年26歲的楊彧偏向高難度挑戰,有意在今屆區選落場試腳。

或為民協出戰白田

大學畢業後,楊彧先後為民主黨及民協的區議員擔任助理;08年正式加入民協,成為社區統籌主任並開展地區工作,現正考慮首度披甲出戰深水埗白田區。他說民協要力保不失,未必要出奇制勝,反而應一如既往努力「揼石仔」,打好地區基礎。他也身體力行積極「泡」在社區;下午到公園與長者「打牙骱」,更是他每天的「指定動作」。
單在過去一年,楊彧已經遇過兩次長者跌倒失救事件,其中一位長者失救離世,但其家人全在外地,楊彧除了聯絡其家人返港,更包辦離世長者的身後事,他說如此「妥貼」的社區服務,又豈是建制派的物質利誘可比擬?他深信民協因為支持政改而流失的選票不多,因為民協支持者多是基層,重視的是民生工作。他更希望以今屆區議會選舉作為從政起步點後,2020年普選立法會時有機會搶佔一席。
記者:陳雪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