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護出書解癌症迷思

醫護出書解癌症迷思

【本報訊】吃雞或黃豆會否增加癌症復發風險?吃牛肉或雞蛋又會否令傷口癒合減慢?這是很多癌症病人及照顧者的常見疑問。
九龍中醫院聯網的醫護人員聯同病人合力製作新書《煮出幸福的味道》,希望解答癌症病人對飲食禁忌的迷思,讓病人加快踏入康復道路。

戒得太清弄巧反拙

伊利沙伯醫院營養師陳慧蘭表示,不少癌症病人誤信坊間傳言,以為吃蛋或牛肉「好毒」,增加傷口發炎風險;又不吃雞肉、黃豆或燕窩,誤以為所含的雌激素會導致癌細胞增長。她指上述說法均無科學根據,並舉例港府早已禁止對雞隻餵飼雌激素,即使雞隻含有雌激素,其身體也會自行分解,故病人毋須擔心。
她表示,病人「戒得太清」,反而會令身體缺乏蛋白質及熱量,導致免疫力減弱,營養不足也會令復原減慢。有病人更因「長期食得唔好」,令體重下降,弄巧反拙。
陳表示癌症病人術後或化療後,可能會出現胃口欠佳的情況,建議應小食多餐,不應盲目戒口。一旦出現口腔潰爛、吞嚥困難等問題,應向營養師或醫護人員諮詢飲食意見。
該院癌症病人資源中心去年舉辦癌症飲食烹飪比賽,其後將得獎病人的食譜、醫護及病人的飲食心得,記載在《煮出幸福的味道》內,並提供飲食貼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