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上周在港公佈一系列鞏固本港人民幣離岸中心措施,金管局副總裁彭醒棠表示,計及財政部正發行的國債,截至8月底,年內在港已發行的人民幣債務達700億元(人民幣.下同),連500億元新額度,今年發債規模肯定超過千億元,較去年增長兩倍多,預期今年人幣債務發行量會有高速增長。記者:劉美儀
李克強公佈的一系列鞏固措施,包括經內地相關部門批准來港發行人民幣債券(可回流內地使用)的內地金融機構額度,從以往每年約100億至150億元,可提高至500億元。
李克強的公佈亦支持香港企業使用人民幣到境內直接投資(人民幣FDI)的擴大措施,對於有關法規何時出台,彭醒棠說,仍待與人行洽商,因當中涉及修訂外商投資項目管理辦法,相信今年內人民幣FDI應可完成推出。
FDI細則待定
經商務部審批項目及外管局管理滙兌安排,外商一直可就核准項目,以外幣進入內地投資;自去年開始,內地有關部門根據個案試點方式,對人民幣FDI進行個別審批,但整體程序及準則尚欠清晰化。
人行正研究的人民幣FDI管理辦法,便是將個案形式擴大為規範化的框架機制。
彭醒棠估計,人民幣FDI管理辦法基本上會與現時美元等外幣運作相同,主要是幣種方面的轉變,投資內地的對象仍須與實體經濟活動相關項目。
至於企業滙入內地項目的相關資金,若是透過境外途徑融資,無論是發債、銀行借貸抑或發行新股募集,均由企業本身自行決定,人民幣FDI法規不會作出限制。
故早前有內地媒體稱,人行暫停內地企業從境外銀行借取人民幣滙入內地的規定,兩者並不構成矛盾或憂慮。
去年末季人行亦公佈,內地企業以人民幣直接對外投資的ODI法規,他說迄今已進行的人民幣境外投資金額約達54億元。
梁鳳儀:助人幣回流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副局長梁鳳儀昨晨出席電台節目時表示,即將出台的人民幣FDI法規,能加強人民幣回流渠道,有助吸引更多企業來港發行人幣計價股票或其他證券工具,港交所(388)亦已收到部份企業查詢。
她補充,國家擴大人民幣貿易結算試點,有利增加人民幣貿易結算量,隨着本港日後將有更多人民幣產品推出,料可推動投資者增持人民幣,帶動本港人民幣存款量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