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曾親歷戰場的香港記者指出,要在槍林彈雨下自保,最重要「識執生」,攝影師的鏡頭更敏感,因易被誤為槍械,隨時變炮灰。記協呼籲記者保障自身安全,情況許可下進行採訪。
記者要清晰表明身份
本地女記者張翠容99年採訪東帝汶爭取獨立期間,也曾被困酒店;當時有記者獨離酒店,被印尼民兵殺死,事後才被發現。張翠容昨日說,在戰火中採訪,記者應清晰表明身份,攝影師更要留意器材別太顯眼,「啲人見到鏡頭可能以為係槍……亦唔好追住影相」。
《蘋果日報》攝影記者曾顯華80年代初任職通訊社,曾跟隨越軍追趕赤柬游擊隊至泰國邊境,也曾在泰軍南剿泰共戰場留下足迹,「雖然可能有地雷,不過軍人帶得我哋基本上都好安全,家利比亞局勢惡劣好多倍」。
香港記者協會主席麥燕庭正準備去信利比亞駐華大使,呼籲確保記者人身安全。立法會保險界議員陳健波表示,受僱傳媒機構的記者往戰地工作,仍有保險公司受保,「只係嗰幾個記者保費會貴啲;如果冇其他幫襯,單為戰地記者買就未必有公司受保」。
《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