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堵中國戰線 伸至南海

圍堵中國戰線 伸至南海

冷戰結束了,但美國冷戰時代圍堵中國策略從未結束,反而隨着中國國力崛起將圍堵戰線拉得更緊密。美國介入南沙群島糾紛,在香港和新加坡航道部署隱形軍艦,都是掣肘中國的軍事部署。

爭取東南亞國家

冷戰時代起,美國對中國大陸已築起半月形的圍堵戰線。但近兩年,即使華府和北京聲言合作,這條圍堵線卻越拉越緊。去年兩韓延坪島炮戰,美國出動航母「華盛頓號」和四架F-22,跟韓軍在緊扣中國「京津咽喉」的黃海演習,又准日本自衞隊以「觀察員」身份參加,都反映美韓日合組聯盟劍指中國。除了韓日,台灣也是美國圍堵中國的一塊版圖。
由東亞拉下來,是西太平洋的圍堵部署。美國今年初在美軍駐日冲繩嘉手納基地第五次臨時部署F-22,之前又傳出在關島建立「超級基地」,到2013年建成後,基地的海軍陸戰隊增駐至1.9萬,將有一套導彈防禦系統、實彈演習中心,更有可供航母停泊和維修的碼頭。軍事分析均指,美國要在西太平洋建立一個安全的「鷹巢」,以震懾中朝。
由西太平洋再伸展圍堵戰線,就是在南中國海拉攏小國。美國國務卿希拉莉去年7月在東高會議上促各國和平解決南沙群島紛爭,今年更高調插手南沙群島爭議,更派華盛頓號為越戰舊敵越南「護國」,種種迹象意味美國要在本身冷眼多年的「勢力」地區捲土重來。
東南亞再到南亞。美國總統奧巴馬2009年讓印度總理辛格國事訪問,以最高規格接待。去年回訪,又與印度建立夥伴關係,都標誌美國要中國受這個有過邊境戰的宿敵牽制,免中國遠洋軍力闖印度洋。美國更積極擴建印度洋英屬迪戈加西亞島的基地,2013年完工後可維修配備核動力潛艇。由東亞到南亞,美國圍堵中國的戰線,縱深且廣。
綜合報道/《蘋果》資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