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自從上月恒指出現「死亡交叉」(50天平均線跌穿250天平均線)後,截至昨日為止,已有超過七成的藍籌股出現死亡交叉,接近08年金融海嘯時的八成水平,而昨日收市價跌穿250天平均線的藍籌,更高達39隻,佔整體達85%,港股熊蹤處處,後市似乎難有運行。
熊蹤處處 公用股獨靠穩
坊間—般相信,當50天移動平均線跌穿250天線,出現所謂終極死亡交叉後,可確認出現熊市訊號。7月份彈散市,投資者仍未見恐慌性拋售,惟踏入八月份,一口氣經常連番大波動,恒指本月已累跌近3000點,跌幅達13%。據本報統計,不計恒指新貴友邦保險(1299),45隻成份股中,共有33隻出現「死亡交叉」,佔總體的73%!
尚未出現「死亡交叉」的12隻股份中,多屬公用股,包括中電(002)、煤氣(003)及電能(006),此外亦包括上半年跑贏大市的和黃(013)、聯通(762)、中石油(857)、中國海外(688)、騰訊(700)及神華(1088)等,12隻股份中,年內至今仍有升幅的就只有6隻,當中聯通及電能都有逾20%的升幅。
然而,經過最近半個月環球股災,不少股份近日都面對沉重的沽壓,以昨日收市價計算,跌穿250天平均線的藍籌就高達39隻,其中包括7隻的尚未出現「死亡交叉」的股份,反映相關股份近日的跌幅加劇,當中包括資源股中石油及神華,以及和黃、騰訊及中國海外等。
由於市場憂慮環球經濟出現衰退,出口股及經濟周期敏感股的跌幅更大,其中思捷(330)昨日收市價與250天平均線比較,就有近40%的差距,利豐(494)的差距亦高達35.4%,兩隻航運碼頭股中遠太平洋(1199)及招商局(144)昨日的收市價與250天平均線比較,亦分別有27%及26%的折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