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精子細胞突變引致骨發育不全 手指彎曲

父親精子細胞突變引致
骨發育不全 手指彎曲

【本報訊】遺傳性骨發育不全症屬罕有疾病,延誤醫治可令患者骨骼越來越畸形。一名10歲女童因皮膚持續有凸起紅疹到公立醫院求診,兒科專家發現她的手指彎曲,無名指和尾指又明顯過短,認為非一般皮膚疾病,電腦掃描檢查顯示她頭顱鈣化,骨骼發展異常,確診罹患遺傳性骨發育不全症。病理學專家表示此病可經產前檢查發現,有助及早對症下藥。 記者:陳凱迎

上述女童整體發育都較同齡孩子遲緩,有輕微智障,臉圓圓,手臂和腳部皮膚粗糙,持續長有凸起的紅疹,父母帶她多番求醫卻找不出因由,終向公立醫院的兒科專家求助。

《遺傳性骨發育不全症症狀-手指彎曲》
患遺傳性骨發育不全症的女童,手指彎彎曲曲,無名指和尾指更較正常人短。
韓錦倫提供圖片

《遺傳性骨發育不全症症狀-皮膚粗糙》
患遺傳性骨發育不全症的女童,手臂皮膚粗糙,長滿紅疹。

骨骼缺乏足夠鈣質

專家替她檢查時,發現她的手指彎彎曲曲,兩手的無名指和尾指均明顯較正常人短;替她長有紅疹的皮膚進行活組織化驗,發現皮膚組織鈣化;再替其腦部進行電腦掃描檢查,發現其頭顱組織同樣鈣化,反映體內的鈣質不正常「亂走」,接受染色體檢查後,終確診她患上遺傳性骨發育不全症(Albright'sHereditaryOsteodystrophySyndrome)。
中文大學兒科學系教授韓錦倫表示,此病在本港非常罕見,患者會出現內分泌失調,其中副甲狀腺素(Parathyroidhormone)會分泌得異常少,無法控制體內鈣質正常運作,令鈣質出現於不適當的位置,例如皮膚和頭顱,結果骨骼無法得到足夠鈣質,阻礙發育。病人一般須以藥物補充副甲狀腺素,配合維他命D藥物調整鈣質分佈,否則骨骼會越長越畸形,手腳的紅疹也有機會擴散。
香港大學病理學系教授林青雲解釋,遺傳性骨發育不全症屬顯性遺傳病,患者父母本身未必患有此病,但倘若父親年紀較大,其精子細胞有機會出現突變,變成帶有此病的基因,父親本身不會病發,但所生的孩子卻有50%機會患有此病。

《遺傳性骨發育不全症症狀》
患特納氏綜合症的小童出生時手掌腫脹。
互聯網

平均壽命不過18歲

林說,遺傳性骨發育不全症患者因有多種先天性疾病,平均壽命不多於18歲,但此症可透過產前的超聲波檢查發現,「會見到BB嘅頭蓋骨同對眼,同一般嘅小朋友好唔同」。嬰兒出生後,可及早接受相關檢查,以確定是否罹患這種遺傳病,並對症下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