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面的「疑似」 - 李碧華

負面的「疑似」 - 李碧華

我一直覺得,「疑似」這個形容詞相當負面。
不明白何以滿嘴饞液熱愛抽水踩曾之政客,拒作明確表態或展示政綱,長期被各界目作「疑似特首候選人」,他/她們竟不提出抗議?還甘之如飴?是不懂中文抑或鬼祟招疑?
大家看新聞報導:──
「深水埗一名婦人購入有異味且蛋黃呈粉紅色之『疑似』蘇丹紅雞蛋。」
「湖南衞視女主持人,在一遊戲節目中短裙被風吹起,瞬間出現黑色物體,『疑似』沒穿內褲。」
「網上瘋傳性愛慾照,『疑似』陪客韓星。」
「國寶宋哥窯青釉葵瓣口盤被壓碎裂成五塊,因與故宮官網資料不符且未見特有之黑褐色鐵足,網民認為『疑似』贗品掉包。」
還有,一般而言,所有證據不足未曾定罪的,都只是「疑似強姦犯」、「疑似販毒者」、「疑似祈福黨」、「疑似騙徒」、「疑似鳳姐」、「疑似殺人犯」……決非什麼好事。競逐高位(高級棋子)光明正大,繼續「被疑似」實在有點兒那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