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透視:信心危機最壞變更壞 - 李大同

環球透視:信心危機最壞變更壞 - 李大同

如果要數最講「信心」行業,相信非銀行業莫屬。由上周市場出現對歐洲銀行的信心危機,令歐美銀行股勁瀉,就可見到「信心」對銀行的重要性。市場認為歐洲區內最終有大型銀行要倒下,於是自我實現地要令這件事情出現。
市場的自我實現對歐洲銀行業影響很大,在剛過去的一周,其實歐洲銀行業並沒有大消息,即使是德法元首提出要徵收金融交易稅,也難以令銀行股不止瀉地下跌,足見在信心危機之下,傳聞與謠言的威力。
若歐元區領袖只懂重申加大規模及放寬用途後的歐盟金融穩定基金(EFSF),最快會於9月中推出,而不穩定市場的信心,恐怕會令歐銀行爆煲成為遲早的事。

歐細行恐掀爆煲潮

事實上,歐洲銀行現已出現輕微的信貸緊縮。上周3個月美元倫敦銀行同業拆息升至0.303厘的4個月高位。之所以只是輕微的信貸緊縮,是因為歐洲央行緊急貸款計劃的使用額度仍然偏低,並在正常水平以內。歐洲整個銀行業向歐央行借貸的金額,由3個月前的4000億歐元,升至5000億歐元。
不過,由於歐洲銀行業對於短期美元融資的依賴程度,較美國銀行業還要嚴重。而信貸緊縮一直都是對小型銀行的影響最大,有業內人士指出,若有小型歐洲銀行因缺乏融資渠道而最終要倒閉,這將為歐洲銀行業危機爆發揭開序幕,並估計若銀行股跌勢加劇,部份小型銀行可能在短期內便會出事。
大同相信歐洲最後要發行歐元債券,但德國總理默克爾及法國總統薩爾科齊認為,現在不是推出歐元債券的最佳時機。當默克爾及薩爾科齊表示會盡力支持歐元,其實不用懷疑說話的可信性,尤其是默克爾,她絕對不想當毀掉歐元區的千古罪人,德國及法國分別於明年及後年舉行大選,而發行歐元債券的建議不受德法兩國國民歡迎是鐵一般的事實,當歐債危機演變得更壞,歐元債券將是他們的最後一着,但令人擔心的是,屆時危機有可能已發展至一發不可收拾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