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導航:中港人幣自由行 吼終極受惠股

投資導航:中港人幣自由行 吼終極受惠股

中央上周名義上送禮,實情只是虛張聲勢,所謂RQFII及ETF迷你版港股直通車,短期內難對港股有任何裨益,一眾疑似受惠股喪炒後急回,亦屬正常表現。不過睇深一層,內地肯定要開放資本賬,令人民幣自由流動兼國際化鋪路,以形成良好回流機制,香港是最好、亦是唯一可控制的平台,無論對證券、基金、結算銀行及交易所,中長線肯定有「着數」,趁近月股價大調整,可吼位買入心儀終極受惠股。投資世界永遠有危先有機,套用股神畢菲特名句,「在別人恐懼時貪婪,在別人貪婪時恐懼」。

擁ETF經驗 惠理搶佔先機

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中)主持香港人民幣國債發行儀式。 香港政府新聞處

內地股民參與港股ETF(交易所買賣基金),惹來小型港股直通車憧憬,ETF新政下,「真命天子」應是已建立ETF平台的惠理基金(806)。建議4.2元水平買入,年內目標6元,跌穿4元止蝕。

林鄭月娥(左二)在香港版圖模型前向李克強(左一)介紹香港發展計劃。 法新社

李克強(箭嘴示)在特首曾蔭權(右二)陪同下參觀香港交易所。 法新社

亞洲市場潛力大

現時惠理旗下共有兩隻ETF,分別為價值黃金ETF(3081)及價值中國ETF(3046),在ETF業務上可謂搶佔先機。而盛寶香港為惠理ETF業務的管理人,惠理於7月向平保(2318)收購盛寶餘下的50%股份,而惠理亦一直與平保關係密切,現時委託惠理為QDII資產管理人,在這方面的經驗秤先。惠理集團ETF業務董事總經理曹偉超表示,政策詳情仍未交代,相信長遠可受惠。
現時ETF業務佔惠理基金總資產約1至2%,比重很少,但根據黑石資料顯示,上半年歐洲整體ETF資產總值為3212億美元,而亞太區(日本除外)的ETF資產總值為635億美元,亞太區市場規模僅為歐洲的兩成,反映亞洲ETF市場具很大發展潛力。作為亞洲最大規模對冲基金,惠理有望在此輪政策中跑出。

RQFII拍板海通食正商機

中央拍板人民幣回流機制(RQFII),讓在港人民幣資金可回流內地,投資股票及債券市場,港府已經講明,在港擁中資背景的內地券商可優先申請。究竟邊隻股份最受惠這項政策?從企業背景、估值及前景分析,海通國際(665)都是不二之選。建議候3.4元水平買入,中線目標睇5元,跌穿3.2元止蝕。
海通國際前身為大福證券,09年底被內地海通證券收購。該行旗下的人民幣收益基金上半年規模大增40%,至20億元人民幣,並積極籌備發行人民幣債券產品及雙幣新股,較其他中資券商先行一步。

市盈率7倍 平絕同業

海通證券為內地龍頭券商,在全國67個城市擁有180多家營業部,為逾300萬名客戶提供金融服務,現時內地市佔率排第五。講估值,海通亦是中資券商中最吸引,市盈率7倍,國泰君安及申銀萬國(218)分別為15倍及8倍;海通平絕券商股。

離岸結算中銀水漲船高

阿爺重申支持本港作為人民幣離岸中心,加上跨境貿易結算範圍將擴至全國,為本港逾5000億元人民幣存款提供出路,本港銀行將來齋做人民幣業務,都做到手軟,而境外人民幣交易增加,相關交易費用亦水漲船高。

產品勢增 利長遠收入

芸芸本地銀行股當中,中銀香港(2388)會食正今次人仔商機。建議19元樓下分注吸納,一年後睇30元,回報接近60%。
高盛列舉中銀香港在人民幣業務的三大優勢,包括該行佔本港人民幣存款總額達33%,與母公司中國銀行(3988)亦有緊密合作,更是本港唯一的清算行。目標價27.5元,較上周五收市價有四成潛在升幅。
富昌證券研究部總監連敬涵表示,政策對中銀香港長遠是好事,「加強人民幣離岸業務,令對銀行生意、產品、收入多咗,長遠有利。」

成交勢增港交所大贏家

不想傷腦筋揀邊隻股份最受惠,可低位分注吸納做獨市生意的港交所(388)。副總理李克強宣佈容許港股ETF於內地上市,翌日港交所隨即表示,同意與上海交易所及深圳交易所,就在本港成立合資公司一事開始磋商,加上港股ETF將有助刺激大市成交,點睇都係最終大贏家。建議135元先買一注,未來一年目標180元,跌穿120元止蝕。
ETF主要是指數掛鈎基金,若港股ETF在內地上市,即代表內地個人投資者可直接用人民幣買一籃子港股,中央變相放行內地居民曲線買港股,即所謂小型「港股直通車」。

香港交易所與滬深合作,長線必被看俏。 路透社

與滬深交易所洽合作

業界估計今年底前內地會有兩隻「港股ETF」推出。姑勿論ETF涵蓋哪類股份,反正都是港股,屆時疲弱多月的港股成交將有增無減,港交所即時受惠。
正所謂肥水不流別人田,港交所上周迅速宣佈與上交所及深交所磋商在港成立合資公司,發展指數及其他股票衍生產品、編制新指數等。雖然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予以否認,但市場已解讀為三大交易所長遠合併而鋪路,長遠可提升港交所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