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明益 批50萬呎名穴李嘉誠借佛建陵園

政府明益 批50萬呎名穴
李嘉誠借佛建陵園

【本報訊】大埔洞梓山上正興建全球最高青銅觀音像及一座宏偉的慈山寺,總面積等於五個政府大球場,由長實主席李嘉誠捐款10億,於2013年落成,將成為本港新地標。但《蘋果》調查發現,寺內有李家專用佛堂,且李嘉誠早於09年,已與長子李澤鉅暗地裏成立私人公司,在幕後操縱慈山寺財政與運作。政府更有明益李家之嫌,低價批地,並沒有要求慈山寺需向公眾開放,而地契更留有灰色地帶,容許修改為擺放骨灰龕,為慈山寺日後成為首富陵園鋪路。 記者:黃偉駿

慈山寺與巨型觀音像所在地,背靠八仙嶺,面向船灣海,環境清幽,玄學家更指是名為「海螺吐肉」的風水名穴,預料2013年中啟用,地盤工人連月來馬不停蹄趕工。記者日前以市民身份到訪,希望一窺全貌,但在相隔數百米的洞梓路路口,已被保安員設置車閘攔阻進入,並向記者透露說:「將來呢度會邀請覺光法師嚟教授佛學。」

李嘉誠透過私人公司操控興建的慈山寺及青銅觀音像,位於大埔洞梓山,預計2013年落成啟用,未來可變身李家陵園。凌樹輝攝

剛過83歲生日的首富李嘉誠,篤信風水命理。

興建中全球最高的青銅觀音像76米高。

建全球最高青銅觀音像

這個香港新地標的發展項目,佔地約4.7公頃(約50萬方呎),地盤面積相等於五個香港大球場,日後建成一座高76米青銅觀音像,高度僅次於海南島觀音像(108米高),但仍屬全球最高青銅觀音像;旁邊有一座3層高大雄寶殿,與3座3層高僧侶宿舍,總樓面面積逾8萬平方呎。
慈山寺發展計劃由覺光法師創辦的正覺蓮社於03年提出,當時對外宣稱是推廣佛教,為善信提供靜修環境,不是旅遊項目,又承諾不會興建骨灰龕。雖然計劃引起環保團體與區內居民激烈反對,但最終在一片爭議聲中,於06年獲城市規劃委員會通過,政府隨後於08年7月,將土地以7,121萬元低價批予正覺蓮社建慈山寺與觀音像,為期50年。
長實主席李嘉誠是正覺蓮社名譽顧問,一直大力資助該項發展計劃,據報捐助金額超過10億元,幾乎是整個項目經費,所以慈山寺內預留了一個保安嚴密的首富私人佛堂,供李嘉誠日後作靜修之用。他於正覺蓮社獲批地發展後,隨即在09年與長子李澤鉅成立了一間「慈山寺有限公司」,幕後操控慈山寺運作,包括人事任命。

慈山及青銅觀音像電腦模擬圖

地契無要求向公眾開放

然而,翻查慈山寺地契,原來沒有任何條款要求該寺需向公眾開放,換言之在落成後,隨時可以只供私人使用。記者連日來先後以不同的善信身份致電正覺蓮社,查詢慈山寺日後開放詳情,但每次職員均稱負責人不在拒絕透露。
最令人猜疑之處,是地契雖然有條款列明不准存放骨灰龕或神主牌,但又同時註明,地政總署總監擁有酌情權,可作最終決定,與一般地契的寫法不同,令人質疑是為日後改為准許興建私人陵園鋪路。
地政總署接受查詢時只說「批地是在得到民政事務局的政策支持……以私人協約方式批出作宗教及僧侶宿舍等相關用途」,承認沒有要求承批人須對外開放,無正面解釋原因,也無交代為何地契在處理擺放骨灰龕的字眼上留有灰色地帶。長實與正覺蓮社至截稿前,沒有任何回應。

慈山寺簡介

地點:大埔洞梓山,背靠八仙嶺,面向船灣海
佔地面積:4.7公頃,相等於5個香港大球場
建築物:一座76米高青銅觀音像,一座3層高大雄寶殿,3座3層高宿舍,總樓面面積超過8萬平方呎。慈山寺預計2013年中啟用
與李嘉誠關係:慈山寺有限公司董事包括李嘉誠、李澤鉅父子及多名長實高層,公司負責支援寺廟財政與人事任命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