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樓周記:官府拒退讓 樓市無運行 - 劉兆昌

老樓周記:官府拒退讓 樓市無運行 - 劉兆昌

增加樓宇供應,是確保樓市平穩發展的根本;而防止過度借貸,是減低樓市泡沫風險的關鍵。至於加強一手市場銷售規管、防止市場信息被扭曲,則是保證樓市公平、有效運作的必要措施。
上述這番說話是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在去年立法會討論施政報告前夕,有關對近年樓價升幅的言論。一年將過,三招保樓市平穩過度仍是主力,「延續性的政策才能發揮效用」,料財金官員未有轉軚之心,樓價今年遇上真正考驗。

三招打壓 長遠更健康

銀行逾6萬億元存款對房地產製造了資本市場大水塘,成為過去十年樓市波幅源頭,漸擺脫供求關係定律,外來資金亦參與競逐的遊戲,當樓市增加以倍計算的資金需求,在沒有可以比較的投資項目上,掩蓋不利經濟因素,「由有錢的人話事」,去年令樓價開始脫離基本因素,純以股票化的心態為着眼點。
政府銳意重組售樓秩序,對發展商絕不退讓,老樓十分欣賞官府堅持這種態度,過去本港遇上百年一遇經濟巨浪衝擊,不可再重複以前的錯誤,任由熱錢流入和樓市泡沫拖住後腳,正所謂救得一次,救不得第二次,樓價大上大落無人想見。等同特區政府1998年時入市擊退索羅斯一役,當時果斷做對了決定,中長遠計對港人反是好事。
曾俊華為首的財金官員,去年了解到樓價狂升下,負擔能力將成為關鍵數字。為遏止高負擔比率持續上升,只有阻止樓價再狂升,其中便是把單位供應量維持合理水平,即未來三至四年平均每年可提供2萬伙新供應。不過,單以一鐵(港鐵)一局(市建局)的有限供應,實難以達標,故此在過去一年大力扭轉土地供應,首要在根源入手,藥落得啱收效便大。
政策以樓市表現彈性出手,運用土地、按揭和一手銷售規管三招,樓市短期反覆居多。

文:劉兆昌
http://www.HKLau.com

政策左右樓市,短期料反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