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歐債危機惡化,新一輪銀行同業間拆放信心危機正在醞釀。銀行及財資界指,現階段歐美銀行間拆借情況,尚未致嚴峻至08年雷曼倒閉前後般,幾近全面「煞停」造成信貸緊縮(creditcrunch),但未來一星期發展甚為關鍵,若持續有銀行向歐央行「度水」借取短錢,信貸危機將有可能成形。亦有本地同業市場向歐資行拆放頭寸的大行交易員說,為防禦風險,不排除會略為調減拆出港元長錢,改以短錢拆放,再靜觀其變。
對於歐債問題引發銀行拆借緊張,金管局發言人回應說,該局一直有關注近月外圍市場環境的波動,尤以銀行體系資金狀況,包括本港銀行同業市場拆借活動,迄今本地銀行體系資金仍維持穩定,該局會繼續密切監察。
作為美國最大託管行的紐約梅隆銀行,月初宣佈,因歐美債務經濟危機,該行無法利用「突然增大」的存款進行投資活動,故對存入異常大額存款的機構客戶收費,變相實施負利息政策。
銀行寧罰息不願放貸
恒生(011)總經理馮孝忠認為,梅隆銀行此舉已反映銀行間拆放信心下降,歐債危機下,持有閒資(idlefund)而信貸優良的銀行,寧願收取零息甚至被罰息,亦要將資金存放央行或託管行等最安全避風港,也不放心在銀行間市場拆放。
未來一周發展成關鍵
不過,他指目前拆借情況偏緊尚在醞釀階段,未演變至08年金融風暴時,雷曼倒閉前後嚴峻,要觀察未來一周局勢發展,若持續有多間歐洲銀行向央行借取資金,或有更多銀行將頭寸存入央行,則市況發展會越趨不健康。
另一有在本地同業市場向歐資行拆放的大行表示,市場傳聞有法資銀行,未知是否應收賬出現違約而要向歐央行借取短錢,最令外界憂慮是借貸期限僅一周,意味該銀行的流動資金,連一周資金需求亦無法應付,事件亦引發美國銀行不願向歐資行拆借。
他說,雖然歐資行多屬本地同業市場的拆入方(借貸者)而非拆出方,歐資行亦未必會大舉將本地資產套現「班師回朝」,但歐洲總行既然「手緊」,海外業務亦肯定進一步減少,相信有提供同業拆放予歐資行的本地銀行,亦不排除會將頭寸期限由長縮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