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寫了一篇《拍拖紀念日》,說現在很多小朋友都有「拍拖紀念日」,他們對於哪一天正式開始拍拖,都記得很清楚,不像我們年青時,拍拖就拍拖了,不太會刻意記得是哪一天正式開始,自然也不會像現在的小朋友,很明確地與對方肯定:我們拍拖好嗎?
然後我就收到一封讀者來信:
「我是八十後,有拍拖快三年的固定男友,看到你今日登出的《拍拖紀念日》有感。
「《拍拖紀念日》這東西的出現,在我們這一代來說,不是正事不正事的問題,或許真的有必要。
「聽說過不少同輩,也有以下的事情發生在他們身上。就像你所說的,兩個人喜歡上了,自自然然就走在一起。一段日子之後,一方認定了這段拍拖關係,另一方卻不承認、不認為這是拍拖,結果雙方不歡而散之餘,也白白浪費了青春。這就是為什麼拍拖開始的時候要問清對方。這是對大家的一種尊重,也是確立大家對這段關係的承諾。若不幸有一天,一方在外另結新歡,另一方就可以大聲對人說:他一腳踏兩船,不到他否認。拍拖紀念日,只是承認這關係的副產品吧。」這何止副產品,簡直還有合約精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