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股齊鳴:資金鏈瀕危 樓市堪虞 - 張一鳴

樓股齊鳴:資金鏈瀕危 樓市堪虞 - 張一鳴

自從標準普爾將美國主權評級調低,觸發全球股市大崩圍後,近日投資者情緒稍為平復。不過,美股載浮載沉,反映即使是smartmoney,對前景亦看不通、睇不透。

拆借市場一潭死水

現時全球正處於兩極化,一方面各地央行正面對救經濟的困局,為救經濟狂印鈔票,不理會可能出現的超級通脹問題,這些鈔票未必流入實體經濟,一旦變成熱錢,在各地亂竄,勢將推高通脹,政府面對的將是更頭痛問題。
另方面,經濟面臨衰退,金融監管機構對銀行的監管更趨嚴苛,巴塞爾條例對資本充足比率的限制,目的是要求銀行留有更多儲備,以應付經濟突變。
不過,資金流在銀行體系,市場供應自然收緊。證券化在金融海嘯發生前,本來是銀行其中一個重要融資渠道。
同時,監管當局對銀行的要求提高,尤其歐美銀行,變得相當等錢使。較早前便傳出,美銀與科威特及卡塔爾主權基金磋商,有意於8月29日解禁期後出售所持建行(939)股份的一半。銀行等錢使,最大問題是將導致全球資金鏈越來越緊。
筆者最不想看到的是,金融市場返回08年金融海嘯時的情況,資金緊絀,拆借市場如一潭死水。市場資金一旦抽緊,屆時樓市勢必出現下調壓力。
當然仍有好友憧憬,內地熱錢續來港掃資產,但不要忘記,大陸收緊銀根,連中國亦拒當救世主角色,我們無疑正走向全球資金鏈收緊甚至斷裂的情況。

文:張一鳴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