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風雲:港缺乏長遠房屋政策 - 何熊輝

樓市風雲:港缺乏長遠房屋政策 - 何熊輝

香港發展概念一直都走在澳門之上,但回歸後,澳門開放賭權,短短數年間,賭業年收入遠遠超過美國拉斯維加斯,澳門的樓價更一度被炒高,不過澳門政府反應遠較香港快,因此由高樓價引發的問題得到紓緩。

澳門政府效率遠勝港

03年沙士後,澳門為求吸引內地資金到當地投資,任由內地人到澳門買樓並同時申請居權,數年間樓價翻了數番。澳門政府知道情況不妙,停止內地人買樓兼可申請居留的安排,樓價雖然停止大升,但普遍市民仍感置業難,因此澳門政府早前宣佈大建資助房屋二萬伙以助市民置業,與此同時又年年派錢。自此每年五.一假期的示威人數大減。
澳門見招拆招,港府買樓可移民的申請到早前才取消;復建居屋又遲遲未公佈詳情,基於樓價供求失衡嚴重,樓價直至月前,升勢才因環球股市大跌而稍放緩。至於派錢安排,澳門不需申請人登記,就將支票寄往身份證持有人報稱的住宅地址,倘有遺失,當事人就可往所屬的分區政府辦事處申請取回。
香港見人心不穩,又學澳門派錢,雖然有錢派,但基於派錢安排繁複,不少港人對此甚為不忿,港府又一次將好事變成壞事。正如港澳辦主任王光亞指出,香港不懂當家作主。
過往多年,特首曾蔭權以勾地政策作為房屋供求的指標,錯判發展商對土地的需求就等於市場需求,最後發現事實並非如此,到最近才急急每月賣地。政府為迴避問題,又以不倫不類的「置安心」計劃,以圖減低市民置業困難的現實,一再激起民怨,香港真的受夠了。

文:何熊輝
mailto:[email protected]